同步軌道空間站做維修工作,超級衛星做通訊基站。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技術上也沒有問題,可是它真的很耗錢,比起同時建造十幾個國際空間站還要費錢!
馬斯克為了實現全球衛星網際網路通訊功能,他要總共發射12萬顆衛星上天,為全球中斷使用者提供低延遲、高寬頻的網路寬頻服務,而且衛星必須緊挨大氣層的近地軌道,距離地球表面只有550千米。
其實在星鏈計劃還沒提出前,人類早就實現了太空提供網際網路服務衛星,它們一般都是地球同步衛星,其優點是可以固定在某個區域上空運轉,訊號覆蓋範圍非常大,理論上只需要3顆衛星就能把全球表面區域覆蓋訊號。
不過同步衛星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它的軌道高度有千米,幾乎是近地軌道的50倍左右,除了導致通訊訊號延遲比較長外,還需要衛星天線的功率非常大,必須得大型衛星才有充足的能源,所以衛星相關成本會很高。
首先是發射衛星上天的成本就是一大筆支出,其次衛星必定會受火箭載運能力限制,不能超出一定的重量和體積。
即便現在喵星集團擁有【地球大炮】電磁軌道發射技術,也只能降低發射成本,而無法改變衛星受限的事實,勢必會影響衛星通訊能力,需要發射多顆衛星來彌補。
其次是通訊系統運維成本將會高企不下,別的不說僅僅空間站就可能會榨乾喵星集團的利潤,畢竟強如北方大國毛熊也無力維持空間站正常運轉,只能任由它降落高度墜入大海。
所以馬院士和周林看到李茂業的計劃時,第一反應就是太花錢了,喵星集團肯定很難實現,就算是做到了,對於一個私人企業而言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李茂業當然能感覺到兩人的想法,不過他沒有停下來解釋,而是繼續介紹道:
“天上的通訊衛星就像地面基站一樣,鋪設的數量越多,覆蓋就越好,而且單顆衛星通訊寬頻有線,每顆衛星服務的使用者數量越少,使用者所享受的頻寬就越高。”
“想要解決延遲問題和頻寬問題,還是得要有一定數量的近地軌道衛星組成通訊節點網路,以此來輔助通訊訊號傳遞,具體做法就是多顆近地軌道衛星圍繞著一顆地球同步衛星服務某各區域,然後各個區域之間透過同步衛星來橋接通訊!”
李茂業一邊說著,一邊在白板上畫了地球,數顆近地軌道衛星和一顆同步衛星,其中近地軌道衛星的訊號往下覆蓋住地球區域,然後用直線在同步衛星和近地軌道衛星直接連線,並且在上面標註:“鐳射訊號!”
也就是說衛星與衛星之間的通訊可以使用鐳射實現高速通訊,從而避免了電波訊號延遲過大的缺點,同時由於同步衛星位置相對地球不變,所以它跟近地軌道衛星的鐳射通訊就很容易實現了。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優點很多,但是缺點也同樣不少,其中多顆衛星在天上組網就要解決衛星與衛星之間通訊問題,本來鐳射通訊技術是很好的手段,可是星鏈衛星各自執行速度都很快,距離大氣層又非常接近,只要有稍微震動顫抖都會影響鐳射通訊穩定。
只有李茂業的這種組合方式才將解決問題,透過同步衛星來組成區域核心,然後每顆經過這個區域的近地軌道衛星都可以快速尋找到它,進而能夠跟其他近地軌道衛星連線起來。
如果馬斯克的星鏈是一個沒有核心的衛星網路,那麼李茂業的這個則是有著同步衛星做核心的衛星網路,而近地軌道衛星則是網路的各個埠節點。
聽到這裡時,馬院士和周林都明白了,“李總你是不太看好星鏈計劃,所以才會想出這個組合模式吧?”
“沒錯,馬斯克的星鏈不僅維護成本高,而且容錯率低,整個網路系統極其不穩定,只要出現些許問題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