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找個藉口,導演結束通話電話,他起先不是沒有提醒過蘇以彤,讓她注意一些,剪輯正片時不會掩蓋太多。
“導演,我沒什麼要掩蓋,也無需掩蓋。”
蘇以彤一臉正氣,反而用奇怪的目光看著導演,一副我有什麼需要掩蓋的表情。
導演頓覺無語,突然明白在節目拍攝前,同行的一句提醒,他說拍攝蘇家這位小公主需要多費點心。
起初他還覺得沒什麼,現在明白了。
如今第二期播出,蘇以彤都這樣說了,他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過後幾天,周玲的親生父母再沒有過來鬧。
顧岑一直往返於外面,不時給學生們帶回一堆學習用具。
後續的拍攝中,導演給到學生們更多的鏡頭,真實反映他們的生活,也隨著節目的熱度,外界不少的資助到達學校。
等節目拍攝結束,學校更是要重新翻修一遍。
現在的教室,不下雨還好,一旦下雨,房頂上都會漏雨。
學校的修建自然也是外界的愛心人士看到節目播出後一致決定捐助。
《山花綻放》不僅讓安壽村的學生們受到關注,其他地方大山裡的學校同樣受到關注。
國家媒體也出現大大表揚節目組。
顧岑發表關於大山孩子的文章,一發布就受到關注轉載。
當然,蘇以彤也很火,可惜不是正常軌跡中,大家一起讚揚她的善心,而是紛紛指出她的缺點。
蘇家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女兒被掛在網上,隨意被網友們批評指責。
他們沒辦法下架《山花綻放》,但可以透過金錢買熱搜,以此轉移眾人的視線。
這個方法是有用,但維持時間不長。
原身平時就愛寫作,還專門用一個本子來記錄大山孩子的辛酸。
顧岑稍加潤色,發表出去,文字情感真摯,細膩動人,讀後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不出意外,立馬受到文壇的關注,獲獎無數,影響力還在持續上升。
因此,《山花綻放》的熱度持久不降,反而越來越高。
蘇家就算買了熱搜,觀眾們也不買賬,對節目的關注依舊。
沒辦法,蘇家只能找人去到安壽村親自找到蘇以彤說明情況,希望她藉口離開節目組,不要再參與拍攝。
“我又沒做錯什麼!”
對此,蘇以彤完全反對這個建議。
她這才知道網上對她的罵聲,慌張的同時又很委屈。
現在退出節目,不就證明她心虛嗎?她才不退!
“告訴爸媽,一切我都可以承受,我決不退出節目。”
蘇以彤帶話回去。
很快,《山花綻放》將迎來最後一期的拍攝。
知道外界對節目的議論,除去蘇以彤還在堅持自我,其他三人都在小心翼翼維持好表面形象。
最後一期如正常軌跡中一樣,四人作為支教老師,需要去到學生家裡走訪。
十幾個學生,按照平均分給四人。
不同的學生家庭住址遠近不一,遠的甚至要走半天的山路。
因此,最後一期的家訪,原計劃都是幾天內的拍攝週期。
“小雨,這就是你家嗎?”
蘇以彤進行最後一家的家訪,也是距離學校最遠的一個,走到雙腿都在打顫。
“對。”
名為小雨的女孩點頭,她性格最為文靜,平時除了讀書,幾乎不怎麼說話,安安靜靜的待著。
屋子很是破舊,遠遠就聞到一股濃烈的味道。
“來了,這就是小雨老師吧,真年輕漂亮。”
小雨父母走來,滿是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