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商鋪種類不多,佔據最多就是銘紋物品的商店,其次是賣皮毛衣物、柴火木炭的,除此之外還有賣食材的店鋪和一些比較冷門的零碎小店,這地方也是有飯館的,甚至還有些賣劣質酒的酒樓,和村裡的人們生活狀態簡直是天差地別。
如果說村民們的生活狀態接近於最原始的人類生活狀態的話,城裡的居民們的生活狀態更接近有了基礎設施的古代。
雖然不知道在酒樓打聽訊息的套路適不適用在這座城中,但秦御還是打算試試。
於是秦御走進了一間看著比較熱鬧的酒樓內。
酒樓內十分暖和,和酒樓外寒冷的世界完全不同,秦御打量了一下酒樓,發現在酒樓的牆壁掛著十幾件銘紋器具,如果他沒有猜錯,那些銘紋器具應該和酒樓裡的溫度有關。
他手裡還有邊家少主手裡的貨幣,想來這種身份的人應該不會來不起酒店才是。
秦御剛坐下,就有人來詢問他需要些什麼。
秦御看著選單點了兩個菜,一壺茶水,然後等著酒樓上菜,順便收集周圍人的聊天內容。
目前為止應該還沒人發現少主已經死亡這件事,因為他聽到有人談論了外城出現寶光的訊息,同時也知道了城主讓自己兒子帶人過去了。
城主的人都過去了,還有他們什麼份?
吃完一頓飯,秦御已經從零碎的對話裡推斷出邊家少主還沒被發現已經死亡。
邊城城主邊邑, 擁有這座城池的最主要幾個方面的控制權,比如在兵力上的控制,想要養活這麼多人, 就得有錢,所以城主發展了很多產業。
大多數人提起城主時用詞都十分含蓄,但從這些人描述的各種事件中, 秦御已經提取出了自己想要得到底的簡略訊息。
城主會對住在這座城內的所有居民徵收稅收,但邊城的城主應該是個目光長遠的決策者, 不會對城內的居民壓榨得太狠,並且還會對銘紋師和身體強化次數多的普通人進行優待。
城內做生意的居民,會根據商人的收益收取兩成的稅收,普通入戶的居民要交人頭稅。
這樣一看,邊城的城主好像還挺厚道,其實並不是。
城內是他的根基所在, 如果城內亂了,他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維持,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幫忙鞏固他的統治,無論如何都不能對城內的居民壓榨得太狠,但城外的人會遭到什麼樣的對待,可就不一定了。
提起城主的豐功偉績, 眾人聊得十分熱鬧, 但一說起城主在城外的產業,眾人就變得諱莫如深。
但秦御還是從一些人的話中得知了,城主主要賺錢的產業都在城外。
其中,捕捉奴隸販賣的產業就是其中一項, 除了會時不時捕捉邊城周邊部落村鎮的村民之外,還在城外建設了一座奴隸營, 專門培養各式各樣的奴隸,方便賣出更高的價格。
秦御離開城中後去奴隸營附近逛了一圈。
奴隸營被劃分成了三個區域,一個是普通奴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