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屈頭屏風馬流行的原因以及出現
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一般黑方挺卒後,紅方覺得有必要也開通馬路走正馬正跳進河沿配合作戰。佈局發展過程中黑方為了對抗過河車有了挺3卒,出異側馬過河入境回踩紅方過河車的棄左馬右馬直奔臥槽的搶攻戰術,對此後來紅方有了挺三路兵對抗過河馬的局面。後來的發展覺得互挺3兵卒,發展變化有限,紅方發展了先挺七路兵直接封死對方異側馬過河,有了後來先挺七路兵的體系。不論三兵體系還是七兵體系雙方互挺一兵卒。問題是紅方先過一車後這邊攻擊的到位了,但另一車相對來說發展就慢了,右翼車馬炮步數分配多了左翼就分配少了,造成左翼車慢於對方出現,通常有壓制的危險。對此對抗黑方高炮時候的出左橫車能否拿來運用一番,這是一種策略。要想出橫車,要先處理馬無根問題。經常看到互挺兵卒,對此你可能發出疑問,為什麼一定要挺兵呢?不走兵,先走大子不可以嗎?至此出現了紅方不互挺兵,先走大子馬形成紅方屈頭屏風馬的陣型對抗。不出橫車出直車,也需要先跳馬騰出地方,也會形成屈頭屏風馬。————
以上都是個人意思,不一定符合歷史。——弈修札記
1. 炮二平五 馬8進7 (炮佔相位,進攻中路,跳馬支援敵攻我守)2. 馬二進三 車9平8(跳馬前進騰開通路,黑方車先出炮壓頭) 3. 車一平二 卒7進1 (三步出車側翼支援炮路,先活馬路動兵卒)4. 車二進六 (黑方炮能夠前進卻挺卒壓制對方馬,被紅方車過河入侵卒林)馬2進3 (屏風馬防守根據形式可以騰出一馬自由出擊)
(142.01)
到此紅方改變過去互挺兵卒的局面,放棄挺兵走正馬進河沿的路線,而是想先一步調出邊角車。
5. 馬八進七(紅方走的大子,或許你走棋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疑問,有過這樣的走法。) 卒3進1(黑方又挺一卒紅方變成屈頭屏風馬。) 6. 車九進一(紅方出橫車,由於沒有挺兵所以與以前比較車早出一步。) 炮2進1(驅逐黑車離開卒林) 7. 車二退二 (退守河沿這步是退,被打是後手,佔據河沿也是重要位置。)象3進5 (黑方先炮打後飛象的調整能夠打跑紅車,不然被紅橫車平肋阻擋)8. 兵七進一(紅方雖然沒有飛相防守河沿,但有巡河車助戰,能夠挺兵對戰。) 炮8進2(沒有給紅車離開的機會,進炮巡河守護卒,交換離開後兌車。) 9. 車九平六 (肋車牽制對方這裡前進的道路,進車可以攻擊馬炮)士4進5(守護士角防止進車捉馬) 10. 車六進五 (捉對方無根炮先手進入敵營)炮2進1(進炮巡河生根)
((142.02))
11. 兵三進一 (開闢多戰場區域性戰爭多方進行,局面複雜程度化,增加局面複雜化有時候有時候能夠更加主動。)至此形成四兵相見的戰術。如圖紅方雙車高位,黑方雙車低位。雖然屏風馬護住中路雙炮巡河控制河沿,但似乎缺乏反擊力量。
車1平3(護馬暗助前卒) 12. 車六平八(離開肋道,離開黑馬騎河踩車的棋,躲過一步進攻,化解對方先手於無形。) 卒3進1(右側炮馬被黑車牽制,先一步進卒打破對峙,過河攻擊。) 13. 兵三進一(紅方過這邊兵對攻) 卒3進1 (紅黑雙方不甘示弱,對攻一側)14. 馬七退五(躲避退讓) 象5進7(騰出手來消滅過河兵) 15. 車二平七 (右車左調牽制車馬後攻過河卒)
(142.03)
象7退5(調整象位穩固陣型,協調) 16. 馬三進四 (紅方沒有急於吃卒消滅對方,而是跳了步馬,控制要點,能夠阻擋對方進馬)炮2平3 (有象防守可以擋炮攔截紅車使之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