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皇帝為什麼穿黃袍一?這是資料章,請在正文更新替換後再回看。
以服飾體現等級,在古代是一種尤為重要的手段,用以區分社會階層身份貴賤、官位高低。歷代建國之後都持續不斷地對其反覆詳加釐定,以“辨貴賤、明尊卑”,形成發達繁複的服制系統。服飾等級可透過樣式、配件、紋樣的不同加以區別,形成了完備規範的“品色服”制度。
那麼,皇帝為什麼穿黃袍?
要真正解答這個問題,可能還是得先從這種品服顏色次序的形成過程說起。
南北朝之前的傳統漢晉禮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服色”排列制度,更多地透過冠、印、綬、佩等部分的差異加以區分。
北周首次在侍衛服飾中出現“品色衣”的提法,《周書·宣帝紀:“大象二年詔天台侍衛之官,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但制度未詳。
數十年後的隋大業六年,第一次明確地制定了品官服色等級,《隋書·禮儀七:“詔從駕步遠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貴賤異等,雜用五色。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上,兼用緋綠,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黃。”——正式把紫袍確定為五品以上文武官的一等服色,以下緋綠青白依次排列。
初唐武德四年,頒佈衣服令,繼承其制並逐漸調整完善,“尋常服飾,未為差等,今已詳定,具如別式,宜即頒下,鹹使聞知,於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以下服緋,六品七品以綠,八品九品以青”,“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黃”。
有唐一朝,經過六七次的微調,基本確定了紫、緋朱、綠、青碧、黃白的五級服色制度,並基本為後世所沿用。
在南北朝末期至隋代出現這種顏色序列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深層原因,也許還和當時各種顏色染制的難易程度關係比較大。
首先是位居首位的紫色。
紫是間色,在傳統中國黑、白、赤、黃、青五正色之外,漢劉熙《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早期在理論上並不是高貴的顏色,在魏晉之前也很少進入正統服制,除綬帶外,基本多是非正式的普通使用。但其色彩頗招人喜歡,能“惑人”,是時尚的顏色,戰國至兩漢以來穿著越來越多。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記載一則“齊桓公好紫服”的故事,因為齊桓公喜好服紫衣,“一國盡服紫”,導致當時紫絹價格是素絹的數倍以上,後來又因齊桓公主動不服紫而流行消退。但這裡說的僅是一時一地流行顏色的消長,並未改變紫色的色彩地位。《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雖然流行,卻還是把紫看做不正統的顏色。
我們在漢代壁畫、陶俑中,也時常能見到淺紫色外衣的使用,但穿著者的身份和他人並無等級高下之分,奴僕、侍衛均有,只是雜色之一而已。
魏晉南北朝以來,紫色的地位迅速上升,在隋代正式超越硃色,躍升為百官常服的一等服色,常有說法認為與道教崇紫以及唐代推崇道教有關,但或許這也和當時紫色染料的難以獲取有更大的關係。
可以提提西方以紫為貴的概念影響。
在古代西方,優質的紫色染料主要從一種產於地中海東岸的骨螺所分泌的液體中提煉而得,稱為骨螺紫。腓尼基城邦推羅城所產的紫色染料最為有名,所以又稱為“推羅紫”,“腓尼基”本身也源自希臘語“紫紅”之意。骨螺本身產地有限,並且據說幾千個海螺才能提煉出幾克紫色染料,導致其價值極其高昂,有時甚至十克黃金僅能購買一克染料。古希臘、埃及、巴比倫、羅馬都視紫色為尊貴的顏色,羅馬普通市民穿著白色託加,而高階官員託加上則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