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琰因為沈清猗之故,最關心的是沈綸的拜相,但還有一個人的拜相,比沈綸更令朝臣們矚目的:
那是御史中丞、汾陽郡公顏俊卿。
這位乙姓之首琅琊顏氏的女家主,是一位峻厲人物,素被人稱為“顏峻卿”,在兩個多月前,被皇帝下詔從河東路觀察使調任御史臺副長官御史中丞,接替拜相入都堂的溫國公王休的位置,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又是短短兩個多月後,這位還沒將御史臺中丞的位置坐熱,居然宣麻拜相了。
——除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是以尚書右僕射入都堂為副相,原是李毓禎冊封太子之前、以秦國公主入都堂的相位,在她成為太子後這個位置自然空了出來,但一直沒有除人,如今想來,似乎是給顏俊卿留著的。
之所以有御史中丞這麼一個過渡,也是避免一步登相,畢竟顏俊卿去年才三十九歲,對於政事堂來說過於年輕了;而今年入春顏俊卿滿了四十,雖然只多那麼一歲,但三旬和四旬在官場上給人的感覺可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才是而立,後者已經是不惑了。再者顏俊卿從河東道離任後赴京也已經有一個多月,雖然時間很短,但身在監察百官和衙署的御史臺,以顏俊卿的能力,已經足以她熟悉朝中關要人事,比起將她從地方直接入閣政事堂,便能減少一些微妙的排斥。而且,又是選了這麼一個時機,在張、鄭二人罷相,朝廷大除拜的時候,顏俊卿與沈綸、姚藍成二人一同進相,不是獨秀於林,集註意力於一身了。
這麼細思,便令人心驚。皇帝和太子對顏俊卿的除相竟是這麼妥貼,一步一步,給她減少敵意和阻力,足見這位是簡在“帝”心的腹心人物。這位“帝”是誰,大家當然心裡清楚——儘管那位還只是儲君,但在至尊權位上,已經和皇帝無異了。
又有人想到,與顏俊卿一樣,也是在立儲波瀾之際被皇帝“臨危任命”的御史大夫孔尚任,一向得到皇帝的敬重和信任,這位儒學大宗秉承孔氏家學,一向忠誠君主,支援正統,然後身為正統繼承人的太子卻在拜相時選擇了顏俊卿而不是聲望更高的孔尚任,看來這位儲君更欣賞顏俊卿的銳意犀利,而不是孔尚任的中正仁和。——太子在之後的一個月裡對張氏、鄭氏在官場上如迅雷、如疾風的打擊,印證了這一點:雷厲風行,執政如劍。“顏峻卿”這種大臣得到她的青眼,也理所必然了。
與沈綸、顏俊卿的拜相讓人覺得奇峰突起外,吏部尚書姚藍成的宣麻拜相相當平和了。
這位是以尚書左僕射入政事堂平章事。
吏部是六部之首,歷數國朝以尚書左右僕射入相者,十之六七都是從吏部尚書升上去的,而以姚藍成的資歷、能力、聲望,都是無以挑剔的。事實上,若非李毓禎封秦國公主空降到尚書右僕射位置上,大家都以為這個相位是姚藍成的,現在不過是遲來的必然。但相比右僕射,左僕射的職權又稍大一些,而且姚藍成還兼著吏部尚書,這是少見的,權責職任之重是諸副相之首,僅次於三位正宰,比起以前預期的位置,倒是更高了。對姚副相來說,也是意外之喜。
明眼人還看到重要的一點:目前政事堂諸相中,除了魏重潤、邵崇廉是寒門出身外,包括新拜相的沈綸、顏俊卿在內,都是世家家主——世家執政的分量太重,讓寒門官宦之家的姚藍成進入,這是增加寒門執政的分量,是太子對權力制衡的必要之舉。
此外,除了三位新任命的副相外,人們還關注著政事堂另一位重頭人物——門下侍中崔希真的離任。
這位已經是七十多歲了,早幾年到了致仕年齡,若非太上皇留著他,早歸家賦閒去了;而今雖然還在位置上,但大家都清楚:太子這是要留著崔侍中,直到太上皇離去,讓這對對君臣,走到最後。
隨著至道元年仲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