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無疆的話後,李二,李元景和魏徵等人都陷入的沉默之中!
他們為何讀書?
為的不就是讓自己以後能夠利用自己所學,造福百姓,改變國家的那些弊端麼?
而讀書有有用麼?
自然是有用的,不說眼前這些人,那些學子,寒窗苦讀為的是什麼?
為了光宗耀祖,為了擺脫泥腿子的身份或者為了黎民百姓,為民伸冤。
不管為了什麼,只有讀了書,才能明辨是非,才能知禮法,懂禮法,守禮法!
然而,光靠讀書能夠做到這些嗎?
遠遠不能!
若是隻懂得讀書,如趙無疆所言一般,只會成為一介書呆子!
猶如魏徵一般,若論經史子集,魏徵能比的上孔穎達這個孔聖人的後代嗎?
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魏徵日後能夠做丞相,出臺各種利民政策,而孔穎達能做到魏徵這般麼?
自然也是不能的!
為什麼會這樣?
拋開天賦來說,就是因為魏徵能夠將自身所學轉化為實際,剔除那些不利於時政的知識,利用自身所學,創造出各種契合當下時政的利民政策來!
如今,趙無疆做的正是這點!
讓這些學子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疾苦,利用自身所學,來幫助百姓們解決問題,如此,待他們金榜題名時,被李二下放到各個郡縣時,他們才能不用從頭開始,猶如盲人摸象一般,摸索前行!
而且,在這些學子知道百姓們生活艱難,為官後,也能更加恪守本心,面對為官後的那些糖衣炮彈有更深的自制力!
“好啊,趙愛卿說的好啊,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讓他們利用自身所學,幫助百姓們解決問題,一來,能夠使得百姓們生活的更好,二來,這些學子在幫助百姓的過程中,也能加深對學識的理解,如此甚好!”
李二感慨的看著趙無疆,雖然早就知道趙無疆絕對不會胡鬧,可是,聽到趙無疆的解釋,李二還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很難想象,趙無疆如此年輕的人,是如何領悟的這些成熟的思想!
“趙郡公,本官為之前的誤解以及向陛下彈劾你而道歉,此前,是本官狹隘了!”
魏徵瞭解趙無疆的苦心後,對著趙無疆躬身一禮!
此刻,他對之前誤解趙無疆而感到羞愧,趙無疆的教學方式雖然另類,可不得不說,如此效果,比讓這些學子讀死書要好上太多!
計謀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政策亦是如此!
若這些學子只會生搬硬套,將那些在學堂中學習的知識直接搬到朝廷上,如此,不僅可能適得其反,還會讓大唐永遠陷入停滯狀態,得不到任何發展!
從戰國時期到現在的大唐,歷朝歷代的政策都不一樣,也是這樣,才使得神州發展的越來越好!
“魏大人可是折煞末將了,魏大人一心為公,太學之中,文學第三班的學子盡皆是我大唐未來的棟樑,魏大人害怕末將誤人子弟也實屬正常,末將擔不起魏大人一禮!”
趙無疆急忙偏過身子,避開魏徵的一禮後,將魏徵扶起!
雖然魏徵這人有時候的確讓人感覺非常討厭,哪怕他跟你私交甚好,可一旦你犯錯,他也會絲毫情面也不講!
然而,魏徵此人是真的一心為公,朝廷也正是需要魏徵這等直臣,諫臣才能不斷的進步,當朝帝皇才能夠不犯下大錯!
“行了,此事就此揭過,朕倒是非常好奇,這些學子到底在太學中學了些什麼,還有解決百姓水源的事情,朕也想看看,他們是否真的有能力解決!”
如今,不只是萬年縣這邊遇到了缺少水源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