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陳宣興奮地搓了搓手:
“真是不虛此行,那本新指南里的預測,讓我對考題有了新的認識。
特別是對《孟子》篇章的重視,我得回去再細細研讀一番。”
陳學弈點頭贊同:
“還有策論的新趨勢,強調結合時事,這提醒我們要更多關注民生百態,我打算每天留出時間閱讀邸報。”
沈一山笑眯眯地補充:
“我在書肆還聽說,知府大人偏愛質樸,務實的文風。
看來我的文章需要再打磨一番,力求言簡意賅。”
陳瀟聽著大家的討論,無奈的搖搖頭。
他感覺那個新科舉指南,就是一本智商稅。
不過看他們三人如此開心,他也不打擊他們。
這樣也好,積極性很高!
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陳瀟提議道,
“看這陣仗,不如我們去茶樓歇歇腳,順便看看能不能聽到些有用的訊息。”
“好主意,茶樓向來是訊息匯聚之所。”
陳學弈贊同。
陳宣與沈一山對視一眼,隨即點頭。
於是,一行人步入“慕茗軒”,這家茶樓名聲在外,常有士子聚集,交流心得。
陳瀟招手喚來小二,溫文爾雅地道:
“小哥,給我們來壺上好的碧螺春,再配幾樣精緻點心。”
小二伶俐地應聲:
“幾位客官稍候,馬上就來。”
陳瀟微笑,轉頭對眾人道:
“咱們且邊品茶,邊留意四周,或許能有所收穫。”
陳宣點頭道:
“是啊,就當放鬆放鬆了”
陳學弈則翻閱著手中的書,偶爾作思考狀。
沈一山則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笑道:
“茶香書意,真是快哉快哉。”
不多時,茶水點心齊備,香氣撲鼻,四人各自取用,氣氛頓時輕鬆下來。
在輕抿茶水的間隙,他們無意間捕捉到了鄰桌的談話。
左側桌旁,三位身著不同顏色衣衫的書生正爭論不休。
那白衣書生自信滿滿:
“此次府試,趙無極公子文采飛揚,定能奪魁。”
藍衣書生反駁道:
“柳雲霄的策論才是精妙絕倫,我賭他是第一。”
青衣書生則有不同的看法:
“你們忘了臨安縣的案首胡逸飛?他的文章質樸深刻,不容小覷。”
陳瀟四人不動聲色,靜默傾聽,心中各有計較。
從他們的爭辯中,陳瀟他們慢慢搞清楚了這些人嘴裡說的那三個人的身份。
他們不是出身於名門望族,便是來自於書香門第,無一不是聲名遠揚的青年才俊。
陳瀟內心對名門望族的子弟抱持著一種複雜而客觀的態度。
一方面,他深知這些出身顯赫的學子往往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資源豐富,有著更多接觸珍貴典籍和名家指導的機會。
這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可否認。
他尊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學問上的成就,認為真正的才華與出身無關。
任何人透過不懈努力都能在科舉場上發光發熱。
另一方面,陳瀟也意識到這種背景差異可能會帶來的不公平。
但他並不因此而心生嫉妒或是憤懣。
相反,這樣的現實更加激發了他內心的鬥志與自省。
他認為,每個人的命運最終掌握在自己手中,科舉制度雖然不完善,但仍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