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食公益專案逐漸走上正軌,參與的社群越來越多,受助的家庭也越來越廣泛。但問題也接踵而至,有的社群場地有限,無法容納太多人同時學習;有的居民年紀較大,接受新知識較慢,需要反覆教學。面對這些困難,祁同偉沒有退縮,他和團隊一起想辦法,最佳化課程設定,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更多人受益。
與此同時,梁璐也沒閒著,她發現很多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因為缺乏宣傳和銷售渠道,大量積壓,農民們辛苦一年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於是,她把目光投向了電商平臺,決定利用網路力量,幫助農民開啟銷路。她深入農村,一家一家走訪農戶,瞭解農產品特點;熬夜學習電商運營知識,親自搭建網店;還組織志願者幫忙拍攝精美的農產品宣傳圖,撰寫動人的文案。
在梁璐的努力下,許多原本無人問津的土特產,如深山裡的野生蜂蜜、農家自制的手工面等,開始在網上熱銷。看著農戶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梁璐知道,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梁群峰則憑藉多年的人脈,為祁同偉和梁璐的專案保駕護航。他聯絡農業專家,為農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邀請商業大佬,為美食公益專案出謀劃策,注入資金支援。
一次,他們三人一同前往一個偏遠山村,考察當地的農產品種植情況,並計劃在那裡開展一場美食與農產品相結合的公益活動。山路崎嶇,車子在顛簸中緩緩前行。沿途,他們看到破舊的農舍、貧瘠的土地,還有孩子們純真卻略帶羞澀的臉龐,心中五味雜陳。
到達村子後,祁同偉立刻和當地村民一起商討美食活動的細節,決定就地取材,用村裡現有的食材製作特色菜餚,展示給外界;梁璐則忙著收集農產品資訊,準備上架網店;梁群峰走進田間地頭,和農民們交流種植經驗。活動當天,村子裡熱鬧非凡,村民們齊心協力,做出一道道豐盛的農家菜,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品嚐。遊客們品嚐後讚不絕口,紛紛購買村裡的農產品。那一刻,整個村子都充滿了希望的歡聲笑語。
然而,就在公益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外界的質疑聲卻悄然響起。有人說他們是在作秀,為了博取名聲;還有人質疑公益資金的流向,認為他們從中謀取私利。這些流言蜚語如同一股冷風,吹散了他們心頭的喜悅。祁同偉坐在辦公室裡,看著網上那些惡意評論,心情沉重。他知道,做公益難,讓所有人都理解認可更難。
梁璐和梁群峰來到他身邊,給他打氣。“別灰心,我們問心無愧,只要堅持做下去,真相總會大白。”梁璐堅定地說。梁群峰也點頭:“對,我們身正不怕影子斜,用事實說話,讓他們看看我們的真心。”在家人的鼓勵下,祁同偉重新振作起來,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把每一個公益專案的賬目都做得清清楚楚,向社會公開;同時,加大專案執行力度,用實實在在的成果回應質疑。
隨著時間推移,那些流言蜚語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對他們公益事業的讚譽和支援。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他們再次回到那個曾經給予他們溫暖與力量的家。祁同偉走進熟悉的廚房,為家人準備晚餐,他的手法愈發嫻熟,每一道菜都承載著他們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收穫。
餐桌上,三人舉杯,眼中閃爍著淚光,那是對過去苦難的釋懷,也是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餘暉下的堅守與重逢
餐桌上,三人碰杯的聲響清脆而堅定,祁同偉微微仰頭,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那辛辣中帶著回甘的滋味,恰似他們一路走來的人生。放下酒杯,他起身走向廚房,準備再添幾個菜,熟悉的刀具與案板碰撞聲再度傳來,每一下都似在叩響往昔歲月的大門。
此時,遠在大山深處的一所簡陋小學裡,侯亮平剛剛結束一天的課程。破舊教室裡,昏黃的燈光搖曳,映照著他滿是粉筆灰卻依舊帶著熱忱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