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有好多菜沒長成就得摘下來,摘的不及時就抽抽了……”
“今年老百姓日子難過了,再不下雨過兩天吃的水都成問題了!”
“老皇曆上說今年是九龍治水,龍多了果然不下雨!日子難過了……”
“你們城裡人還好,自來水通到各樓層不擔心斷水的事兒,鄉下有好多地方水井裡的水只剩下薄薄一層,打水的時候水桶用力過大打上來的水都是渾的!”
“已經七八十天沒下雨了,老天爺這是要收人哩……”
乾旱首先影響的就是菜市場,價格貴還買不到菜,擺攤的大爺大媽更是長吁短嘆的,對即將到來的乾旱很是擔憂!
相反,從這天開始山貨店的生意莫名其妙的好了起來,八毛錢買蔬菜和八毛錢買野菜人們還是選擇野菜的更多一些。鮮菜類的山貨很快見底了,那些幹菌類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凡是進店的大爺大媽都很滿意!
再就是前段時間製作的“水中寶”淨水器,宋經理那邊一次就拉走五十個!剩下的各大飯店和食堂根本不夠分,都催促著快點備貨。
好在這些材料並不難找,材料備齊讓那些木匠師傅加兩天班就製作出了幾百個備用。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貨根本招不住買,不到一個禮拜就再次銷售一空,不得不再次備貨。
還沒過幾天旱情繼續加重,有許多廠區裡的井水水位下降,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限制供應,一個院子就一個應急水龍頭供水,每天只供水五個小時!
於是各個家屬院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鋼精鍋、大水桶、大鐵壺等等都成了人們盛水的工具。而且流出的水總帶著一股土腥味兒,一用完底部就沉澱著一層厚厚的泥沙!
於是淨水器就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傢俱,儘管價格不便宜人們還是咬牙接受,花點錢總比生病吃藥強!
受乾旱的影響街道上的生意也蕭條下來,原本擺攤設點的人少了一大半,供銷社百貨店門可羅雀,就連各廠的通勤車也都少了許多,本就不富裕的人們生活更加艱難起來!
吳長庚的山貨店和淨水器卻是另一番景象,山貨店自不必說,蔬菜少了之前儲存那些菌類就成了暢銷貨,要不是他要求限量估計都堅持不到下個月就能銷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