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教的東侵浪潮不可避免。
這使得原本屬於漢文化和吐蕃文化的西域完全綠化,就是屬於傳統漢地的陝西、甘肅,也開始綠化了。
金朝取代北宋後,對於此教的東擴持放縱態度。所以金朝各地,大食教徒已不鮮見。
這個歷史過程之中,還多虧了西夏。
是西夏遏制了綠色的東侵浪潮。夏軍幾次西征,大敗綠色勢力,成為繼吐蕃之後,抵抗綠色東侵的又一道屏障。
如果不是西夏的存在,現在很可能整個陝西都綠了,三秦很可能已經不再是漢地。
雲裳繼續說道:“關中如今不止一家大食教堂。但規模最大的,就是在涇陽的教堂。”
“但實際上,涇陽教堂絕非一個單純的大食寺廟,而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宗教的名義,多行不法。”
“我甚至猜測,它可能不是真正的大食教堂,而只是披著大食教的皮。這是我的一種直覺。”
“我瞭解到,涇陽教堂很可能涉及到詐騙、販賣人口、閹割男童、打劫商隊、走私等罪行。實際上,這也不算秘密,知道的人不少,但沒有證據。”
“很多失蹤兒童,應該都和涇陽的大食教堂有關。我猜測,可能是賣到西域去了。”
“嗯,烏古論魁和涇陽教堂就有過業務往來。”
李桓的神色頓時有些冰冷,“又是有保護傘的黑惡勢力。金朝這些女真官吏,真是腐敗透頂,無可救藥了。”
“還有呢?”
雲裳道:“涇陽教堂的阿訇(廟主),名叫提頌斯蘭,可能是個西亞白人。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延安郡王的女婿。”
“按道理,一個異族白人,很難和宗室聯姻。可是據說提頌斯蘭花了很多錢,又討了延安郡王的歡心,娶了郡王的女兒。”
“而這延安郡王,據說和李氏外戚不對付。”
“嫁禍提頌斯蘭,我們到時就能打著李氏外戚的旗號,對此人動手。如此一來,我們既能立功,又能拿到他的錢,還剷除了這個教堂……最少也是一石三鳥。”
李桓不得不承認,雲裳是個很危險的人。
她是既騙錢,又騙功勞,還要殺人。真就是不擇手段。
“你要怎麼留下誤導李氏的線索?”李桓問道。
雲裳點頭:“李氏外戚一旦發現被人冒充,首先就會令人搜查青柳別墅。我們在青柳別墅,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廚房會找到一份食譜,裡面有很多菜品,卻唯獨沒有豬肉。”
“沒有吃完的羊,用的是大食教的宰法……”
“……這些‘蛛絲馬跡’,都會指向涇陽教堂,指向提頌斯蘭。反正,本來就有人懷疑他是騙子。”
“幾個月後,等到李氏外戚懷疑是他策劃李四娘子詐騙案,你就以李氏外戚成員的名義,自告奮勇的帶人去搜查。”
“就算李氏外戚沒有注意到這些蛛絲馬跡,我們也要幫著‘查’出來,找到冒充者。還能透過株連,幫李氏外戚除掉延安郡王。”
“這樣,既能得到李氏外戚的信任,也能殺人拿錢,找人背鍋,結案平賬。”
雲裳說到這裡很是得意,“姐在冒充李四娘子的那一刻,就在策劃找人背鍋、再騙一次的計劃了。”
李桓沉默半響,方才說道:“會不會有一天,你把我也騙了?”
雲裳似笑非笑,“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