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不夠。
陳靈嬰坐在助手搬來的摺疊床上,眼睛盯著玻璃牆壁,在半夜稍稍眯了一會兒,醒來睜開眼睛時面前依舊是那片幽幽藍光。
陳靈嬰站起身往外走,到一間小房間前敲了敲門。
門裡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走出來一個人,“陳女士,怎麼了?”
“抱歉,打擾了,我想問一下,實驗儀器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是多少?”
“最高溫度?”助手先是愣了一下,而後才反應過來,
“哦,最高溫度大概是三千攝氏度左右,如果您需要的話可以再上調一些,大概在五千攝氏度,再高應該就不行了,儀器損耗太大,極有可能報廢。”
五千攝氏度,只有陳靈嬰預計中溫度的二十分之一。
“我先回去了,麻煩你多注意一下實驗室,謝謝。”
留下這句話陳靈嬰就往外走,她已經預料到了實驗的失敗,五千攝氏度的溫度根本滿足不了她想要完成的實驗,這樣的溫度,做再多次實驗都是無用功。
即便她手頭有計算好且十分可行的拓撲結構模型。
陳靈嬰往回走的步子很僵,她的腳陷入了泥潭,前方是一望無際的淤泥,身後是追趕的狼群,而停在原地,會慢慢被那些淤泥所吞噬。
核聚變消耗的燃料是世界上十分常見的元素——氘(也就是重氫)。氘在海水中的含量是相對較高的,人類只需要透過精餾法取得重水,然後再電解重水就能得到氘。
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新的問題也出現了。
僅僅有氘還是不夠的,在人類現有條件下,根本無法控制氘—氘反應,它太猛烈了,稍不留神那麼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原料就可以瞬間炸燬一棟樓。
而且這樣的反應所需要的溫度也非常高。
除了在實驗室條件下做一次性的實驗外,很難讓它連續反應下去。
不過陳靈嬰想到了一個相對簡單的辦法,
在核聚變的反應體之內保持一定比例的鋰原子核濃度,那麼核聚變產生的中子就會轟擊鋰核,促使鋰核裂變,產生一個新的氚,這個氚則繼續參與氚-氘反應,繼而產生新的中子,鏈式反應形成了。
所以,理論上陳靈嬰只需要給反應體提供兩種原料氘和鋰,就能實現氘—氚反應,並且維持它的進行。
但是需要能夠耐受上億攝氏度溫度的高溫材料反應堆。
這會兒天還沒亮,冬日的普林斯頓溫度很低,這幾天雖然沒有下雪,可地面依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
沒有可耐高溫的材料建造反應堆,也沒有辦法使得原材料連續反應,那麼……
陳靈嬰突然想起來,普林斯頓大學食堂吃飯的時候。
有時候人多就需要排隊,學生一個一個的拿著餐盤去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當人足夠多的時候,就會形成一條“人路”。
那麼,如果利用機器不斷投放原材料,在舊有反應堆的基礎上控制出量大小和溫度,能不能使得能源輸出不斷?
陳靈嬰停下腳步,越想越覺得可行,雖然這個想法看起來只是一個沒有什麼物理依據的空想。
陳靈嬰快步走回宿舍,一把開啟門坐在椅子上開啟電腦還是構建模型,
一個固定投放原材料的機器,要用耐高溫的材質,還需要程式設計,會根據反應堆來選擇投放,不管是原材料的大小還是數量或者種類。
然後是反應堆,對,
一次性反應堆。
既然反應堆材料註定沒有辦法耐受上億溫度的高溫,那就用一次性材料。
其實陳靈嬰更想用可再生材料,
她的意思是,那種明明是死物卻有著和植物一般能夠生長的且生長速度極快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