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裝置的建設和投入執行為國內外聚變研究搭建起了一個重要的研究平臺。
陳靈嬰跟著謝冗身後往前走,A1區入口並不大,只有一米五高,陳靈嬰彎著腰走進去。
入眼的是調速管、行波管、返波管以及迴旋管。
受控熱核聚變的條件是必須加熱燃料到億萬度的高溫,把燃料約束到一個區域性的小空間中。
什麼物質的器皿能夠盛裝上億度的高溫燃料?
這成為當前最主要的難題。
耐火磚、不鏽鋼都不可行,必須採用特殊方式來約束聚變燃料。
如果沒有物質的器皿盛裝上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聚變燃料,可否用磁場構造一個磁的容器來盛裝?
而這就產生了託卡馬克這類磁約束聚變裝置。使用這個裝置,其外面大量的大線圈和磁體會產生一個環形的磁容器,在這個磁容器裡面約束、加熱聚變的燃料,讓它發生聚變反應。
而眼前的這些東西,就是磁場形成的重要組成部件。
超導體。
謝冗蹲下身子開始喝負責A1區的幾個人交談,旁邊還有人手上拿著本子快速將對話記錄下來,另一邊還有實驗失敗之後調整裝置的人員。
陳靈嬰走過去,“給我一副手套。”
戴上手套後右手摸了摸眼前的返波管,陳靈嬰一路走一路摸過去,不知不覺中就離謝冗等人遠了些。
在過去的60年,近100個大大小小的托克馬克一點點地貢獻了不同特點的技術,才使得羲和計劃敢於去建造越來越大的托克馬克聚變裝置。
如何克服巨大的靜電斥力將原子核聚到-起,還要將它們的密度維持在一定水平以防不安全的能量爆發?
是磁約束,可是同樣要用到超導體。
前蘇維埃科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初率先提出磁約束的概念,並在1954年建成了第一個磁約束裝置一形如中空麵包圈的環形容器“托克馬克”,又稱環流器。
陳靈嬰站在小型CICC導體面前,真正CICC導體共有35公里長,眼前的小型CICC則是隻有1.5公里,儘管如此,也足夠支撐託卡馬克裝置的順利執行。
問題不是出在這裡。
陳靈嬰又往前走了幾步,停下,腰間的傳呼機響起,“陳教授,您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