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自己想象中要更加棘手一些,比如她對於中子星其實沒有那麼瞭解。
或者說,她的瞭解都是來自於網上現有的論文,而不是她自己的實驗結果,或者本科四年的系統性學習。
而對於中子星的真實結構,目前的觀測與研究還不能給出確定的結論,但一半人們都認為中子星的半徑大概為10公里,其中外殼部分密度較低,核子以原子核的形式存在。
結構嘛,陳靈嬰照著電腦上的圖在草稿紙上依葫蘆畫瓢也跟著畫了一張。
這些原子核構成點陣結構,外部被自由電子氣所包圍。隨著密度的增加,原子核內部的中子數目也在逐漸增加,就導致了其費米動量升高,當核內中子化學勢超過自由中子的化學勢時,中子便開始從原子核中滴出,在外部形成自由中子氣,而這些中子還可能形成超流態。
陳靈嬰喝了一口水,在圖上的幾處位置做了標記,這些地方應該就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地方。
在當密度繼續增加至接近飽和核物質密度時,原子核最終解體,形成由中子、質子和電子組成的均勻核物質。
或許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核裂變的基礎原理。
繼續向內最終進入核心區域時,密度可能達到數倍飽和核物質密度。在這一區域中究竟存在何種物態尚無定論。
都是毫無定論。
對於核,對於中子星,人類目前的研究還是太少也太淺薄。
這些東西已經是陳靈嬰能夠找到的最詳細的解釋,但是在她看來,就猶如一個人穿上了一件羽絨服臉上帶著口罩墨鏡頭上還有帽子。
腳上穿上的連褲襪,手上戴的是無指手套。
整個人看不出來是個人,乍一看就是個行走的衣服架子。
輪廓還算清晰,但是具體裡面是什麼,長什麼樣子,都是猜測,沒有實際證明。
這就是世界關於核的認知。
後面一系列密密麻麻的都是公式,陳靈嬰邊看邊往紙上記,昭昭坐在旁邊,一連好幾天一口甜的東西沒吃也沒有鬧一點小脾氣。
晚上也不休息了,怕陳靈嬰一個人睡覺會害怕,就陪著陳靈嬰躺著,眼睛也閉著,但是陳靈嬰一有什麼動靜她就坐起來,然後眼巴巴看著你。
接下來則是平均場和高階項。
這兩個東西相對於中子星來說算是理論物理和理論數學,也就是陳靈嬰目前最擅長的地方。
陳靈嬰將幾個要點記下,然後根據前面看到的關於中子星的結構等一系列知識開始做猜想以及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