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不錯,這個辦法雖然很好,完全能夠解決北方大旱的問題,但是以大秦現在的情況,幾乎不可能成功。”
“不,兒臣認為,以現在大秦的國力,可以成功。”秦恆搖頭否認。
“你說說。”
“首先,挖渠運河不光可以解決大旱的問題,還能利國。”
“其一,南北運輸更為快捷,運河開通後就可以由水路相接。”
“其二,父皇文韜武略,登基時曾明志要一統三國,然大乾富庶,水軍強盛,父皇要想攻佔大乾,肯定要有水軍,運通一旦開通,我們大秦很快就可以擁有強大的水軍。”
“其三,運河開通後可增加商業,南北氏族商賈行商更為方便有利。”
“其四,運河開通,利於萬民,利於萬世,會更穩我大秦江山社稷,更聚萬民之心。”
“至於國力問題,兒臣有三計,可以解決。”
秦恆侃侃而談,聽的秦皇心裡越來越澎湃,身子更是不由自主的坐直。
“哪三計?”
“第一計,用奴隸徭役,挖掘運河。”
“嗯,繼續說。”秦皇點了點頭,大秦的奴隸徭役向來都是建設主力,挖掘運河自然要用到。
“第二計,立萬世碑。”
“萬世碑?這是什麼?”秦皇不解問道。
“氏族商賈重利亦重名,凡是為挖掘運河捐錢者,可以在運河盡頭之處立萬世功德碑,寫上其名。”
“好,第三計是什麼?”秦皇大聲叫好,這樣一來自然可以籌集到一些錢財,這種好事,那些氏族商賈肯定會求之不得。
人活著不就是圖個揚名立萬,名垂千古嘛。
“第三計,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這是何意?”秦皇再次不解問道。
“朝廷年年賑災,為何我們不僱傭那些災民,如此一來可以減少這些災民惰性,用自己勞力賺錢,二來朝廷也不會年年有這樣的負擔,那些災民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哈哈,好,好一個以工代賑。”
秦皇瞬間開懷大笑,激動的站起身來,走到秦恆身前,拍著他的肩膀。
“恆兒你真乃父皇的麒麟子,這些想法,你是怎麼想到的?”
秦皇笑的咧著大嘴。
秦恆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說:“兒臣前些日子聽到災民的事,就想為父皇分憂,所以看了很多書籍,想了好多天才想到這些辦法。”
“難得你有這份孝心。”
“告訴父皇,你想要什麼賞賜?”
秦皇心中甚為慰,揮手問道,頗有一副要啥給啥的姿態。
秦恆搖了搖頭:“兒臣什麼也不缺,也沒什麼想要的,兒臣只是想為父皇分憂,想讓父皇輕鬆一些。”
“痴兒。”聽到這話,秦皇大為感動,心裡對他更是憐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