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眯起眼來,目光中夾雜著一絲危險。
戴胄卻選擇無視李承乾了的目光,笑呵呵的開口。
“殿下,你看看這國庫方面……”
戴胄還未說完,就被李承乾揮手打斷了。
“戴大人,國庫受戶部的管轄,怎麼反倒問起本宮來了。”
戴胄臉色沒有變化,依舊笑面春風的模樣。
“殿下說笑了,雖說老臣掌管國庫,但要論賺…咳咳,要論為國庫做貢獻,十個老臣也比不得殿下啊!”
“是啊,是啊!”
“戴大人所言極是!”
幾個戶部,工部官員在後面附和著。
對於戴胄將問題推給自己,李承乾並沒有惱怒。
恰恰相反,他缺的,也是這樣的機會。
“戴大人啊,本宮雖說有許多辦法,不過——”
戴胄眼睛一亮,拱了拱手。
“殿下但說無妨,事關大唐財政,戶部定當鼎力支援!”
李承乾玩味一笑,他很滿意戴胄的回答。
“其實本宮也覺得減少農戶稅收是可行的。”
朝堂官員默不作聲,他們在等李承乾繼續說下去。
“至於國庫少收的這些稅,也是可以透過別處彌補回來,比如——”
李承乾說著,目光掃視了一眼朝堂百官。
“商稅。”
戴胄的笑容僵在了臉上,房玄齡,杜如晦皺起了眉。
就連一旁一直閉目養神的長孫無忌也睜開了眼。
減少農稅,為了收支平衡,勢必要從別的地方來增加國庫的收入。
而李承乾又提到了商稅,意思不言而喻。
他想用提高商稅來彌補國庫的損失。
看似一增一減,實則不然。
增稅的影響要遠遠大於減稅所帶來的利益。
歷朝各代,在百姓眼中,減稅就是國家興盛的表現,是皇權鼎盛的福澤。
而增稅,往往意味著一個朝代逐漸走向沒落。
百姓不瞭解朝堂,不瞭解大唐切實的發展如何。
他們只能從他們的生活去感知大唐的變化。
而稅收就是大多數百姓評判的標準。
戴胄最先開口。
“殿下,不可,萬萬不可!”
若增加商稅的提議透過了,今日朝會的內容定會傳出去。
那時全天下的商人會如何看待自己?
雖然提出這個建議的是當朝太子李承乾,但卻是自己推出去的問題!
戴胄出言後,幾乎六部的官員全都面色嚴肅,隱隱有站出勸誡之勢。
看著面色變化無常的戴胄,李承乾調侃道:
“哦?有何不可?剛剛戴大人不是說本宮的決定,戶部必會鼎力支援?”
戴胄臉色複雜,一時接不上李承乾的話。
李承乾淡然一笑,沒有繼續調侃。
“戴大人,先聽本宮說完。”
戴胄拱了拱手。
“諸位可還記得當初“牛痘”之事?”
李承乾話語轉變之快,讓群臣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不清楚李承乾的目的為何。
大都面面相覷,默不作聲。
朝堂陷入了寂靜之中。
見無人應答,程咬金立刻跳了出來,嘿嘿一笑。
“那是自然,當初若不是殿下如仙人降世,救百姓於危難之間,不知大唐有多少百姓死於那場疫病,要俺說,殿下醫術蓋世,玉樹臨風,那是多少家姑娘夢中小情郎……”
程咬金也不管李承乾提當初“牛痘”的疫病有何目的,跳出來一頓亂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