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代表著萬無一失,每多擴大1㎡的空間,意味著倒塌的風險也會更大。
為了安全起見,所以只讓大小維持在20㎡左右。
如果今後空間不足,大機率也不會繼續擴張,而是會重新再挖掘一個地下庇護,反正也不是特別難,憑藉兩人的能力,多挖掘幾個也不是問題。
這就是人多的好處,遠不是1+1=2那麼簡單。一個人想要挖掘一個這樣的庇護所,少說也要十幾二十天。
但是兩個人彼此配合的話,僅僅只需要1/3的時間就可以,而且兩人彼此幫助還能避免很多意外,減少了失誤率。
挖掘出這個地下庇護所後,兩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立刻轉移作物,而是搭建壁爐和通風管道。
將地下庇護所和地面聯通,然後利用粘土製作壁爐。說不定以後,他們也會住下,所以壁爐會更加合適。
在壁爐的旁邊,利用五六根竹子捆綁在一起,製作了一個通風管道,冷熱溫差的作用下,有利於空氣的傳導,確保地下空間有足夠的氧氣。
做完這些以後,兩人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然後開始將作物轉移進來。
既然有了這處地下庇護所,那就沒必要將作物再種在竹子中了,不僅範圍小,而且生長難度還高,利於作物的發展。
於是,他們直接在地下庇護所中開墾土地,然後將這些作物一排排種下,主要種植一些主食,例如根莖、土豆、木薯。
相對而言,也是最容易種植的作物,至少比野菜和豆角容易存活,價效比也比生薑和小蔥更高。
有限的範圍,肯定是要種植這些價效比較高的作物。
20㎡的空間,這些作物大概種植了15㎡左右,不是兩人不想種更多,而是種子實在是有些不夠,絕大多數食物都已經被曬乾儲存起來,只有一小部分用來做種子。
這讓兩人也有些後悔,早知道就多留一些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如果他們能早一些想到建造地下庇護所,或許現在的生活也會更加遊刃有餘,更有可能種植更多作物。
但兩人也沒有太過後悔,種植作物這件事情,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作物最後就一定能夠成熟,有很大可能最後會功虧一簣,一點食物都種不出來。
:()全民迷霧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