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嘗的嚐了,這才讓朱允炆和趙勉參與了進來。
知道朱允熥弄出細鹽是一回事,親眼見到又是另一回事。
揣摩著細鹽,朱允炆妒心四濺。
不過,並沒等他咋表現,大致瞧過細鹽的趙勉,倒是很快開了口。
“這種細鹽,品質上佳。”
“三皇孫進獻提純之法,於國於民都乃大功一件,必定會被史書所銘記。”
話還沒說完,被朱允熥幽幽打斷了。
“誰說我要進獻提純之法了?”
一句反問,讓趙勉愣了。
不進獻,還能咋辦?
“我要獨自提純,獨自傾銷。”
鹽鐵都歸國有,你一個皇孫自己提純,好大的口氣。
“朝廷開中法,鹽商可持鹽引,開採販賣。”
“我自己開採,自己傾銷,並不算違律。”
如此品質的細鹽,大量湧出,沒啥好處。
循序漸進,慢慢販賣。
達官顯貴,富賈士紳,在自身財力不受限時,肯定願花這個錢買進的。
畢竟,除了本身價值,還是身份的象徵。
如此一來,市面上那些品質略遜一些的,就會被替換出來。
少了一部分食用的人,降價那是必然的。
而,朱允熥細鹽湧進的越多,價降的就會越厲害。
到時候,尋常百姓吃鹽便不再費事。
等到時間差不多,便可加大細鹽的產量。
用不了多久,這種高品質細鹽,便將不會只限於達官顯貴獨享。
所有人,只要能吃得起飯,就不會因鹽發愁。
聽了朱允熥的反駁,趙勉一時詞窮了。
他根本沒想到朱允熥會拒絕,哪能那麼快反應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老朱瞥了朱標一眼,並未馬上說話。
朱允熥只說了想法,原因如何還未探明。
急吼吼發表意見,不僅於朱允熥,就是於他們自己,也沒啥好處。
一時沉默,緩和片刻後,先說話的是朱允炆。
在他看來,既讓他去歷練,那他就該好好表現。
如此,才不會讓老朱和朱標失望。
也才能夠,擺脫他昔日的敗績。
“允熥,要是別人能提煉細鹽,和皇爺爺討價還價,不算什麼。”
“可我們身份不同,理應為皇爺爺分憂。”
“你自己提純,那才能提多少,又如何能滿足了百姓的需求?”
“只有交於朝廷,舉朝廷之力,才能讓天下百姓,都享細鹽之利。”
經朱允炆這麼一說,朱允熥好像為了一己私利,朝廷大局,百姓利益全都不顧了。
不知是受了朱允炆啟發,還是自己想明白了。
順著朱允炆的話,趙勉馬上開了口。
“提純細鹽,確實大功一件。”
“有功該賞,但像造福萬民的細鹽提純之法,還是該收歸朝廷之手。”
“如此的話,受益之人才會更多。”
“不管是三皇孫,還是其他啥人,把細鹽提純之法據為己有,和朝廷討價還價,謀取大暴利,這都是在挖朝廷牆角。”
“對此種不正之風,應予以打擊。”
讓朱允熥把細鹽提純之法讓出,已算是得罪朱允熥。
不妨把話說的更直白些,把這問題徹徹底底解決。
朱允炆和趙勉穿上一條褲子,兩人疾言厲色的,和朱允熥爭鋒相對。
朱允熥表情澹澹,並沒有情緒上的太大起伏。
“哪怕朝廷六個都轉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