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楩緊趕慢趕,趕回大本堂,發現黃子澄不在。
除了朱允炆和朱栴,其他幾個王爺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朱允熞那貨更是撕了課本,玩起了天女散花。
朱楩在自己位置坐下,轉頭詢問旁邊的朱權,道:“黃子澄呢,咋不上課了?”
朱權在宣紙上畫著烏都沒抬,道:“被齊泰喊走了。”
“不是吏員,也不是太監來喊,又不知在密謀啥了。”
要是正經差事,怎麼都不至於由齊泰親自來喊人的。
“那你也不說去打聽打聽。”
朱權收了烏龜的最後一筆,回道:“打聽什麼,無非不就是過幾年出去就藩,咋地,還能不讓我們去就藩不成?”
能一眼望到頭的命運,還有什麼好爭取的。
朱楩就不一樣了,他捧著朱允熥的飯碗。
和朱允熥有關的事,多少還是得上點心才行。
“萬一黃子澄那廝密謀要給我們換個苦寒之地,那可咋辦?”
說著話,朱楩便起身,抬腳就要去尋黃子澄偷聽。
才剛走了幾步,就聽得一道壓低的聲音。
“黃子澄來了,黃子澄來了”
朱楩眼疾手快,抬腳就往自己座位退。
咚的一聲,不知撞到了誰搬出過道一小段的桌子上。
捂著被磕到的後腰眼,朱楩正要繼續,黃子澄便已經出現在了門口。
沒辦法,只能當即蹲下身子,掩藏自己,小步往後挪。
心中祈禱,等黃子澄發現反而時候,他能到自己位置跟前。
屋子裡桌子橫七豎八,地上還有不少紙屑。
一群王爺低頭蹙在課本上,一看就是在裝模作樣。
黃子澄臉色雖有不快,但卻並沒有追究這些人的打算。
只是在屋子中掃視了一眼,隨之笑著朝朱允炆招了招手。
“皇孫殿下來一下。”
朱允炆起身,先拱手應答,這才朝黃子澄走去。
“切。”
兩人背影消失,眾王爺齊齊一聲發洩心中不滿。
另一邊,朱允炆跟隨黃子澄出去後,便去了旁邊的一處偏殿。
偏殿中,齊泰已經在了。
見到朱允炆,起身見了禮。
對待臣工,朱允炆有意無意在模仿朱標。
在齊泰行禮時,便學著朱標的樣子,上前扶起他,笑著道:“齊先生免禮就是。”
齊泰笑意漸濃,有了被尊重的喜悅。
“殿下,臣今日沐休,聽了城中茶館的一場話本。”
“這是話本中的一首古風詩。”
齊泰把桌上謄錄下的一首詩,遞給了朱允炆。
朱允炆認真閱覽,半晌之後給出了評價,道:“這是詩大氣磅礴,言之有物,能看出做詩之人的胸襟和志氣。”
得到朱允炆的肯定,齊泰這才又接著說。
“這話本叫《封神演義》,以周伐商為背景,除了這詩,話本也寫的不錯,比市面上常見的那些更顯恢弘。”
“據說寫話本的和說書的是同一人,聽聲音也就是個弱冠年紀,並不是科舉失意的不第秀才。”
茶館的說書先生,很多都科舉無望,迫不得已下選擇的餬口生計。
這樣的人大多年邁,已難有可用之處。
一番分析過後,黃子澄很快接話。
“此子正當年,稍加磨練,日後必成大才的。”
“能寫出如此話本,學識恐也差不了太多,將來極大程度是能科考揚名的,殿下若能結識於他布衣之時。”
“患難之交,必成殿下一大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