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畢竟已經是超越歷史的事情了,不管啥時候完成,那都能算作是勝利了。
況且,目前的發展程序,也還是超越了他的預期的。
老朱和朱標估計是算出了那三種農作物的產量,由品嚐了他們的口感,有些迫不及待了,因此才追問了他這問題。
被兩人逼問的厲害,朱允熥只能當場組織了語言,當場做出了規劃。
一年以內,先種於應天府。
之後,由富明實業收購,以用作於第二年的糧種。
等到第二年,便開始在北地推廣,但仍需由富明實業負責收購。
之後,再由富明實業配發。
如此迴圈往復,用不了五年時間,這三種高產農作物便能夠推廣於全國了。
以農研所搭大棚之力,養出能種於全國的糧種,短短五年肯定難以實現。
以農養農,才為上策。
藉著朱允熥的規劃,老朱提及了普及棉花一事。
有了棉衣是能夠解決以皮毛禦寒,被人卡脖子的困境,但棉花不能吃不能喝,主動種植的人實在太少。
這也就導致了棉花價錢貴的離譜,權貴士紳們或許能使用得起,但普通百姓可就夠嗆了。
而且以這個價錢買棉花,供應個北地的軍卒,對朝廷來講也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想要大面積用兵,光是花在這裡的錢,就會成為朝廷的一個沉重負擔。
,!
在老朱丟擲難題後,朱允熥想都沒想,便馬上給出瞭解決方略。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
朱允熥微微一笑,氣定神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貴的離譜,最大的原因便因種植的人少,而怎麼才能讓人大面積種植,那就需要讓人先看到種植棉花是能夠獲利的。”
“從現在開始,富明實業便可以以高價收購棉花,不限多少,不限份額,全都以市場的高價回收。”
“看到有利可圖,明年便會有人主動嘗試種植了,到那時候富明實業會繼續大面積回收。”
“等到了第三年,種植的棉花基本就能夠連成片了,到時候該怎樣壓價,便得由富明實業說了算了。”
“當然,三年只是預期,要是看情況不容樂觀,還可以再往後加,最遲不出五年,所有問題便能迎刃而解了。”
老朱和朱標相視一眼,全都瞥向了朱允熥。
“你這些奇門歪道哪學的?”
老朱更是明晃晃,直接問了一句。
“皇爺爺就說孫兒這辦法咋樣吧?”
作為一個穿越者,基礎的經濟學還是學過一些的。
市場就像是手裡的沙子,對於市場上的商品,只能以市場的規則引導,絕不能輕易動用政治手段。
一旦政治手段湧入市場,那是有可能造成市場崩盤的。
凡需政治手段解決市場問題,那隻能是在迫不得已的時候,輕易絕對不能動用。
“聽起來是可以。”
“但這樣一來的話,你富明實業兩年連續高價收購棉花,那豈不就要吃大虧了?”
朱標代老朱應了聲,又問了朱允熥個新問題。
“富明實業取之於民,自當用之於民,關鍵的時候必須得有這個擔當,吃虧就吃點虧吧。”
朱允熥攤攤手,一臉無所謂。
只不過,他這話沒人信。
老朱更是不知把手邊的什麼東西朝朱允熥扔了過去,大喝著道:“說實話!”
朱允熥一個閃身,躲過了老朱攻擊。
“孫兒這不開個玩笑。”
正說到關鍵的時候,抓肝撓肺的,誰稀罕他這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