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對不會徒增是非,把時間浪費在處理這三方某一方上面的。”
計劃是朱允熥想出來的,但朱棣對這些事情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就朱允熥說的這些,朱棣不是沒想到。
“你小子太壞了。”
“足利義滿現在可找個替罪羊先和大明把國書互換了,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私下絕對不會放棄對這事兒的調查。”
“而他這一調查,勢必會讓他和那三方本來就有裂痕的關係問題更大的。”
能得朱棣的瞭解,他再做啥也就方便了。
“其實,他這體制本身就存在問題。”
“名主的權勢太大,幕府又控制著國家,天黃存在可有可無,這種情況下只會讓權力更迭更快,實在是不利於安定。”
對這,朱允熥只是說說。
他們越是不安定,於大明越有好處。
對大明的政治制度,倭國不是不瞭解,不管他們是沒法學習,還是壓根不想學習,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朱允熥沒必要為了他們的事情,去走那條不知是否能實現的路。
由於給朱允熥安排下榻的地方燒沒了,朱允熥便直接留宿在了朱棣那兒。
和朱棣聊了會兒,找地方睡下後還沒睡多久呢,足利義滿便安排出發了。
長崎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足利義滿估計是一會兒多餘的險都想冒了。
朱允熥既是來倭國做客的,又承諾說聽足利義滿的安排,那隻能是足利義滿啥時候讓走,他啥時候就走了。
之後,朱允熥在足利義滿的護持下,帶著大使團的人浩浩蕩蕩趕往京都。
虎威營和燕軍各三千人,隨行使團零零總總加起來數百人,另外還有足利義滿派出的五千親衛,亂七八糟的人加起來得近一萬了。
這麼多的人且又不是急行軍,一路走走停停就跟蝸牛爬呢,等到了京都已經是第二天的半下午了。
為了招待朱允熥,足利義滿提前通知做了準備,紅毯樂隊較之長崎不知提高了多少個檔次。
在酒桌上不再只有大明的飯菜,還有倭國的一些名菜,兩種風格相結合,規格上更顯高大上。
反正足利義滿他咋著招待,他咋呈情就是了,就是在足利義滿找到縱火的兇手之前,朱允熥絕不答應遞交國書。
足利義滿除了盛情款待朱允熥,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去查縱火之人,隱晦提了次先提前遞交國書被朱允熥拒絕後,最後也只能作罷了。
不過,足利義滿儘管為了此焦頭爛額的,但每日都會見愛子足利義嗣。
檢查他的學業,詢問他的吃喝。
就連無論宴會還是私下,都常會把足利義嗣帶在身邊。
朱允熥自到了京都之後,不是一次見到足利義嗣。
看的出來,足利義持對足利義嗣得了足利義滿的盛寵很不高興,哪怕是表面都不願與足利義嗣親近。
自到了京都,又是查縱火的兇手,又是招待朱允熥這些使團,足利義滿忙的腳不沾地,足利義持無所事事的,但足利義滿卻沒打算用他。
父子政見嚴重相左,且還心生著隔閡,這可是個極好的利用機會。
對於這些權謀之術,朱棣老奸巨猾的,遠比朱允熥更有手腕。
當著足利義持的面,朱棣對足利義滿帶在身邊的足利義嗣大肆褒獎。
足利義滿要是能想到,他對足利義嗣的特別寵愛,會兄弟之間生起隔閡,從而給若的那一方帶來禍患,他的偏愛就不會這麼明顯了。
對朱允熥的褒獎,足利義滿嘴都合不攏了,彷彿足利義嗣是天下最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