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師那桌為首之人爽朗大笑,回道:“哈哈,書生,此曲自然還有下文,且聽俺細細道來。”說罷,仰頭灌下一大口酒,抹了抹嘴角,接著唱道:“桃俗李或驥子龍文,綠蟻下肚便一視同仁,乾了這碗,我輩豈是庸人?鐵蹄踏過,壓黑雲,聚之攻城。歃血為盟,以示忠誠,化解被動,起勢衝陣。映著旭日東昇,血染透甲紅才配得上我一世風塵!”
歌聲愈發激昂,店內眾人皆沉浸其中,彷彿置身於那金戈鐵馬的戰場。那年輕人聽得入神,眼中滿是讚歎,起身拱手道:“諸位壯士,此曲豪邁壯闊,真乃佳作!不知此曲可有名字?”
鏢師首領大手一揮,道:“俺們這些粗人,哪懂什麼名字,不過是在邊塞時,有感而發罷了。”
“在邊塞時”這一短句倒是很令人尋味,陳逸也是會心一笑。與他所猜的無異,那桌鏢師,應當是從邊塞那邊下來的,無論是舉止言談,還是整個隊伍散發出來的氣息,都帶著濃濃的沙場風味。
只是不知道,如今蠻荒與江南正值戰事,這幫當了鏢師的武人們,會不會後悔現在沒能在沙場上殺敵。
年輕人微微一笑,道:“不如就叫《塞上詩》,如何?”
眾鏢師紛紛叫好,那首領更是激動地拍著桌子,道:“好名字!好名字!書生,你這腦子就是靈光!”
年輕人只是抱拳一笑代之,隨即徵取了他們的同意後,開始研磨提筆,一筆一畫地在手邊的宣紙上記下歌詞。
與此同時,掌櫃的也湊了過來,笑著說道:“諸位,今日小店能得此一曲,也是蓬蓽生輝。這幾碟小菜,權當為各位助助興了!”
嘴裡還塞著一個小籠包的許諾也拿到了一碟裝滿涼拌豆芽絲的小菜。
許諾嘿嘿傻笑,江南人,真善良啊。
那年輕人似乎仍然不覺盡興,向眾鏢師問道:“諸位壯士,不知在邊塞可還有其他難忘之事?”
鏢師首領旁的一個方臉大漢微微眯眼,似陷入回憶,緩緩說道:“那漫天的黃沙中,敵我雙方廝殺聲震耳欲聾。有兄弟倒在血泊中,仍緊握著刀柄,至死未松。”
年輕人神色凝重,千萬情緒都流進了下筆的氣力上。
而陳逸嘴裡嚼著豆芽絲,呢喃道:“這般慘烈,真希望世間再無戰事。”
他想起了當年與那位墨姓年輕人在酒樓的對話,天下形勢,我輩少年理應人人心繫之。
不一會,那年輕人抄完了歌詞,向著鏢師那桌再次抱拳以致謝,隨後與掌櫃的結了賬,笑著與向他舉杯的鏢師告別。
可惜,鏢師的杯中是茶而不是酒。
“你猜,剛剛那個書生應是個什麼身份?”
陳逸見許諾吃完了桌上的這些小籠包,也不急著起身結賬,帶著笑意問道。
“啊?什麼身份,他很有名嗎?”
許諾懵懵反問道,難不成剛剛那個年輕人是個什麼文壇大家?
陳逸也不賣關子,開口說道:“那書生帶著數卷書卷,一臉疲態,風塵僕僕,想必走過了許多地方。然而他的衣衫卻整潔如新,且腳踩官靴,靴上泥土甚少,想必平日裡走官道居多,再結合他的所言所為,不難猜出。”
“他是一位采詩官。”
采詩官並非朝堂之上權傾朝野的大員,亦非江湖之中威震四方的豪傑,然而他們所負之責,卻意義非凡。
他們行於市井巷陌,涉足山川荒野,傾聽著百姓的喜怒哀樂,捕捉著那最質樸、最真摯的情感之聲。無論是農夫在田間地頭的號子,還是俠客於月下獨酌的悲歌;無論是閨中女子的相思呢喃,還是戍邊將士的豪邁壯語,皆能被他們敏銳地察覺,精心地收錄。
許諾一臉茫然,生於他國,北洛那邊並沒有采詩官這一說,大抵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