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勒,祝公子小姐玩得愉快。”
船老大接過了陳逸給他的草藥,爽朗一笑,揮手與之告別,招呼著別的順路客人,踏上回程之路。
陳逸在這三天與馬老三的接觸中,察覺出了他長年在江河之上行駛而患有的關節性風溼,因而離行之時,贈上幾貼草藥,關照這位好心的船老大按時服用。
隨手一善,何樂而不為之。
連陳怡也不太清楚,自己哥哥那看似輕飄飄的青衣中,藏了多少靈丹妙藥。
此時的陳怡亭亭玉立,青色羅裙飄飄,若流風之迴雪,站在陳逸身旁,就是一蕩萬頃琉璃。
兄妹二人容貌底子本就不差,在氣質的襯托下,完完全全就是兩個出門在外的富家之子,讓人好奇為何身後沒有跟著丫鬟。
“龍王節,還真是繁華啊。”
陳逸笑著感嘆道。
潛龍鎮,街道由青石板鋪就,歷經歲月的打磨,光滑而溫潤。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築,飛簷斗拱,雕樑畫棟,展現著精湛的工藝。店鋪林立,旗幡飄揚,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配上鮮豔的紅色做裝點,整個小鎮充滿了歡快的氣息。一眼望去,街上人山人海,各種攤位美食琳琅滿目,連綿不斷的小販叫喊聲灌入二人耳中,向他們訴說這潛龍鎮的佳節氣氛。
自古就有傳說,嘉陵江被掌管四海的龍王所庇佑,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以水為親,而不同於蠻荒傳說中以信男信女為食的龍王,嘉陵江底盤踞喜愛熱鬧,龍王節因此設立而成。
百姓喜聞樂見,商人與小販還能從此大賺一筆,自然是人人樂而推之。
“哥,那個。”
陳怡拉了拉陳逸的衣角,不言而喻。
順著自己妹妹的目光走去,陳逸很熟練地和賣梅花糕的老闆交談,幾番波折後,砍下了不少的價格,遞過錢拿到了三塊梅花糕放到自己妹妹的手上。
還能跟誰學的,莫逍遙唄。
十六歲的少女很快便融入了這喜氣洋洋的氛圍,一會看看這兒的美食,一會望望那兒的表演,讓哥哥無奈地跟在她身後跑來跑去。
“十二文,不能再多了。”
正當陳逸拿著幾小盒綠豆糕和攤主砍價時,一個臉上帶著橫疤的男人有意無意地瞥了他一眼。
待陳逸再一次大獲全勝後,詢問著妹妹的意見,走向了下一個攤位。
要說這馬老三,還真沒推薦錯,龍王節時段的潛龍鎮,街上可謂是鳳髓龍肝,應有盡有。不過比起觀賞各類美食,陳逸更多的是重複拿錢袋,收錢袋,拿錢袋,收錢袋的動作。
很快,他的手臂上多挎了好些裝糕點的檀香小盒,有些未被拆開,有些半掩著,露出裡面剩下的五顏六色。
看著格外活潑的妹妹,陳逸也是一笑帶過。
“公子,為這位小姐買一支杏花吧。”
這時,一個短頭髮的賣花童走了過來,懷抱著用樹枝編成的籃子,籃子裡靜靜地躺著許多枝杏花,有粉有白,各色典雅而不爭豔。
陳逸扭頭眼神詢問自家妹妹的意見,待陳怡嚼著蝦餃重重點頭後,他便彎下腰來挑了一枝粉色的杏花。
白裡透粉,恰似少女嬌羞的臉蛋,與自家妹妹的年紀甚是相符。
“十文。”
賣花童開心地喊道,隨後接過這位好心青衣的十文,轉身踏著小碎步跑開了。
“第四把劍。”
陳怡冷幽幽冒了一句。
陳逸想象中的嬌羞少女變成了多了一把劍的颯爽劍仙。
不過她還是很開心地把玩著那枝杏花,擺弄間倒真有幾絲劍意流出。
經船老大告知,他們已知曉潛龍鎮內最佳的觀潮地點是自在亭,不過這段時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