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其他小說 >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 第66章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第66章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第1/5頁)

前上面我們講了商朝和周朝的兩個開國功臣姜尚和伊尹,他們一個透過用兵,一個透過文治使得各自所在的國家達到了空前的強盛,最後,都打敗了原來殘暴的君主,建立了新的政權。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什麼故事呢?那就是“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奄,會意字,始見於甲骨文,從申從大。在家古文中的字形就像用一張大網覆蓋、包裹一個人的樣子,子造字本義就是覆蓋、包括的意思。《說文解字》:“奄,覆也。大有餘也。又,欠也。從大從申。申,展也。”也有解釋說字形中的“申”指的是閃電的意思,而“大”指是人,是成年男性,其造字本義人被閃電擊中的意思。因為閃電速度非常快,讓人無法防備從而引申為突然、極速的意思,如奄然、奄至(急速來到)等;後來因為人被閃電擊中後很快就會死去而引申為人之將死的意思,如奄奄一息。

而這裡的“奄”指的是奄國。這是商末周初山東曲阜之東的一個小國,是商王朝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國都為山東曲阜,後為周成王所滅。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我們下面便講一下:周武王滅商兩年後便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時年13歲,周公就輔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佈謠言,說周公要篡奪皇位,與紂王之子武庚糾合,聯絡一批殷商的貴族,並且煽動東夷幾個部落,聯合起兵清君側,史稱三監之亂。

周公力勸召公(就是我們之前“存以甘棠,去而益詠”裡講的召伯)支援東征。在召公支援下,周公調動大軍,率軍東征。在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採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佔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繼之進兵東南,採用先弱後強的方針,先攻徐、淮等九夷。經連續作戰,攻滅熊、盈族17國,遷殷民於洛邑(今洛陽)。最後才揮師北上攻奄,迫使奄國投降。隨之,蒲姑等國也相繼降服。當時的奄國人被迫四散,一支被周王室遷到朱圉,一支遷至山西太谷縣的奄谷,還有一支經奄中南逃至江蘇常州奄城,後被吳國所並。另一支北繞渤海灣遷至遼寧蓋州、蓋平,而入蓋馬大山,到達朝鮮半島,有的渡海而遷日本。從此之後,奄國不復存在。

宅,形聲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宀、乇(zhè)聲。 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上級下結構,由“宀”、“乇”兩部分構成;“宀(ián)”我們在之前講過很多次了,表示為房屋的意思;而“乇”,表示為寄託的意思,綜合下來其本義人所託居的住處的意思。春秋戰國文字或承自甲骨文,也有從“廣(yǎn)”的,前面我們有講過,這個字形和“宀”作意符也是與房屋有關的,在一些字裡是有過互換使用的。

宅的本義是住所、住處、房子(多指較大的)的意思。又引申為動詞為居住的意思,如《尚書·禹貢》:“四既宅。”就是說:四方可居住的土地。宅又分為陽宅和陰宅。陽宅指的是我們剛才說的人住的房子,而陰宅呢?指葬地或墓穴,也稱作冥宅。《禮記·雜記上》中所說的“大夫卜宅與葬日”裡的“宅”字是大意是:大夫選擇墓地和下葬的時間。

“曲”(、)字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字,出現比較早。早期的金文的字形就是模擬的是一種彎曲的器具,有點像現代的直角尺,其字型框內的縱橫紋飾,有繁有簡,這應當就是“曲”字的象形古文。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曲”字的寫法逐漸發生了變化。直到戰國文字寫末期形狀,才有了現代的“曲”的樣子。《說文解字》時期的小篆,又變成了u形尺的形狀,雖然還存有“曲”意,但文字構形已與最初的象形古文相去甚遠。其中,最後到了漢代時期的字形,才與當代楷書“曲”字幾乎一致,則全然

最新小說: 真千金,但拒絕認親 清冷O說真話後,頂A掐住他細腰 快穿縱橫:大千世界風雲錄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七零:搶來空間跟傻子雙雙把家還 閨蜜齊穿書嫁死對頭,我瘋她顛 縫陰屍,鎮鬼禍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襲 疏影水月,暗香鏡花 臥底歸來:被警花看上了 玄元宗聖子的回憶錄 型月:穿越機凱種的我,降臨四戰 四合院:偷香竊玉,我叫王德發 HP:救世主表妹在魔法界鬧革命 穿越之孤女謀權 曲醫生的專屬良藥 獨寵偏愛,侯府夫人的卜卦日常 華妃重生之本宮偏要跋扈 三年為奴復仇之路燃爆帝都 職場情場雙贏:面相星座妙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