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其他小說 >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 第101章 飽飫烹宰,飢厭糟糠

第101章 飽飫烹宰,飢厭糟糠 (第1/4頁)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吃食在中國來講是最為重要的。上一講我們的“具膳餐飯,適口充腸”講了家庭裡對飯食的安排,這種飯食不是普通家庭能夠享受的。眾所周知,在古代大多數時候很多普通的農民家庭在繳納完賦稅之後,能夠保證溫飽就已經不錯了。到後期由於人口的發展加上土地的兼併,造成民不聊生,才有了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能夠同時準備膳與飯的人家至少是富戶或者賢者的家庭,即使是這些家庭,有一部分也是保持一天吃兩頓飯而已。這裡講的是“隱於市”的有識之士的家族的飲食安排。

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普通百姓,首先是保證溫飽,然後才講究精美,才會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人在不同的條件下,對吃食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那人們的反應如何呢?今天我們講的便是人們在不同條件下,對事物的反應——“飽飫烹宰,飢厭糟糠”。這兩句是從兩個方面講的,其修辭手法也是對仗的。“飽飫”對“飢厭”,而“烹宰”對“糟糠”。

“飽”,其繁體字為“飽”,形聲字,最早出現在金文時期。在金文時期寫作 “飽”,其左邊是 “食”,表示與食物有關;右邊是 “包”,有包裹、容納之意;從字形上看,像是食物將肚子填滿的狀態,形象地體現了吃飽的含義。《說文解字》:“飽,猒(yàn,古同‘厭’)也。從食,包聲。” 《廣雅》:“飽,滿也。”其本義是吃足了,與 “飢” 相對。從吃足、吃飽的意思引申為充足、充滿的意思。《文心雕龍·事類》:“有學飽而才餒,有才富而學貧。”吃飽了人的口腹之慾就得到了滿足,故此又從其本義引申出滿足的意思。《詩經·大雅》:“既醉以酒,既飽以德。”

“飫”,其繁體字為“飫”,形聲字,在金文時期就已出現。它是一個,左邊為 “食”,表示與飲食有關;右邊為 “於”,作為聲旁字形上體現了和進食相關的含義。本義是古代家庭私宴的名稱,即 燕食。《說文解字》:“飫,燕食也。從食,於聲。”這種私宴相對比較隨意,不是正式的祭祀或者大型宴會。:因為宴飲的過程會讓人吃飽,所以又從其本義 引申出飽食的意思。《玉篇》:“飫,食過多。”《廣雅》“飫,飽也,厭也。”在古代,舉辦 “飫” 這種私宴也有招待、宴請他人的意思。《廣韻》:“飫,賜也。”這裡主要指的是賜宴。

“烹”,形聲字,最早出現在金文時期。金文時期的“烹” 字金文寫作 “亨”,在古代,“亨”、“享”與“烹”是同源的,都源自於“亨”。像宗廟之形。在古代祭祀儀式中,“亨” 有進獻祭品,用鼎煮食物以祭祀祖先神靈的意思,此時它兼具 “烹煮” 與 “享祀” 的雙重含義。到了篆時期,其字形中加了“火”,變成了從火,亨聲的“烹”。左邊為 “火”,表示烹飪需要用火;右邊為 “亨”,既表讀音,也保留了與烹飪祭祀相關的意義,這樣就突出了“烹”的燒煮本義,烹主要是用油或水來燒煮的烹飪方法。因為烹煮食物的方式比較殘酷,所以引申出古代用鼎鑊煮人的酷刑。如 “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熟計議之”。

說到這裡,大家注意一下中國文字的造字,所有字中“灬”都是和火相關的。無論是“烹”、“煮”,“煎”,“熱”,大家可以看一下,都是離不開“火”的。所以,以後見到“灬”的字就可以直接認為其是與火相關的。

“宰”,會意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宰”是由“宀(ián)”和“辛”構成的;“宀”表示房屋,外面是一座房子的的檢視,“辛”本義指刑刀,裡面是一把刑刀的象形,在此代指受過的人,也就是奴隸;兩部分合起來,就表達出了“宰”字的本義——在屋內勞作的奴隸。《說文解字》: “宰,辠(罪zui)人在屋下執事者。從宀,從辛

最新小說: 真千金,但拒絕認親 清冷O說真話後,頂A掐住他細腰 快穿縱橫:大千世界風雲錄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七零:搶來空間跟傻子雙雙把家還 閨蜜齊穿書嫁死對頭,我瘋她顛 縫陰屍,鎮鬼禍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襲 疏影水月,暗香鏡花 臥底歸來:被警花看上了 玄元宗聖子的回憶錄 型月:穿越機凱種的我,降臨四戰 四合院:偷香竊玉,我叫王德發 HP:救世主表妹在魔法界鬧革命 穿越之孤女謀權 曲醫生的專屬良藥 獨寵偏愛,侯府夫人的卜卦日常 華妃重生之本宮偏要跋扈 三年為奴復仇之路燃爆帝都 職場情場雙贏:面相星座妙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