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其他小說 >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 第21章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第21章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第1/4頁)

無論是什麼人,無論他是怎樣修身,孝道都是一個人德行的基礎。而孝的基礎首先是愛惜自身——不僅是身體本身,更要愛惜自己的品性和德行。孝,是一種美德,不是刻意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就像“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一樣,是人們自然而然的本能。

三十三天外,道德天尊去拜見鴻鈞老祖。其餘三清、女媧眾仙依舊在參悟鴻鈞老祖留下的作業。看著人間熙熙攘攘的人群,女媧娘娘若有所悟“人之道,孝為根本,五常為幹。人皆遵循本能,奮發向上,就離人之道不遠了。”

靈寶天尊介面道:“師妹,這和大師兄所言相去甚遠。大師兄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bo)而亂之首。’所有的五常都是失道以後才有的,而人間不管是儒家,墨家兩家顯學,還是一些支門別派,怎麼都提倡仁義忠信呢?師妹,這人間怎麼搞反了?”

一句話讓在座眾人沉默下來。“師妹之意是人之道在本能之德,人皆依本能之使然,則近道矣?”元始天尊問道,“為何人間各派分歧卻大相徑庭?”

“各派之言,若人間男女之德。男主外,女主內,雖皆本性,然則其表現各不相同。”女媧娘娘說道,“男主外,當馳騁疆場,報效家國;女主內,則和諧家庭,相夫教子。陰陽調和,因成大道?我也在思慮之中,我等先看人間如何議論,如何?”

有人會問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女慕貞潔,男效才良”是不是跑題了。前面兩章,開宗明義,我們把作為德行基礎的孝講了一下。剛才還在說孝呢,怎麼突然就轉到飲食男女上來了?這一點也不突兀,為什麼?

因為這也是人的本能啊。不僅僅是孝,很多行為都是發自人的本能的。從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的本能都是向好的榜樣學習,都是嚮往好的生活和人生的。有人說我怎麼沒發現貞潔和才良是人的本性呢?咱們舉個反向的例子:一個女人在大街上胡攪蠻纏,撒潑耍賴,會不會有那個女子高高興興地跑過去說:“太好了,我終於找到我的人生目標了。今後我就以你為榜樣!”這話一出來,估計那個潑婦都會覺得這人是不是有點毛病。為什麼?這不符合常識啊——有誰會把個潑婦當成榜樣呢。《傳習錄》講:“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則如何?答曰:此正是一循於理,是天理合如此,本無私意作好作惡。”說明喜愛好的事物,厭惡壞的事物,是源自於天理的,是人的本能。其實人的很多優秀的本性是不知不覺間,在人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就已經形成了。我們下面講的這一段講的就是這種潛移默化而形成的本能。

人們有很多積極向上德行以品質也不是後天培養的,而是基於先天就具有的本能。例如《孟子》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說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情感是仁義禮智的萌芽,仁義禮智即來自這四種情感,故稱四端。這些都是們發自原始的本能。

咱們就孟子提到的惻隱之心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小孩子馬上掉到井裡面去,不管這個小孩和你有沒有關係,你看見的那一剎那,產生驚駭同情的心情。這種同情心是自然而然產生的,而不是為了要和這小孩的爹媽攀上交情,也不是為了要在鄉里朋友間博得聲譽,更不是討厭背上見死不救的壞名聲才這樣的。這邊是人的本能。見到一個老人摔倒,你下意識地會產生同情心,至於扶不扶那是根據社會原因而定的,但那一刻的同情心一定會有的。為什麼?這都是源自人的本能啊。所以,接下來這段從“女慕貞潔”到“詩讚羔羊”講的就是關於人們本能的品德的。

世上之人,無非一男一女而已。對於所有人來講,雖然人所具有的五常之德是相同的,都是仁義禮智信;但同樣的德行在男女不同性別

最新小說: 真千金,但拒絕認親 清冷O說真話後,頂A掐住他細腰 快穿縱橫:大千世界風雲錄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七零:搶來空間跟傻子雙雙把家還 閨蜜齊穿書嫁死對頭,我瘋她顛 縫陰屍,鎮鬼禍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襲 疏影水月,暗香鏡花 臥底歸來:被警花看上了 玄元宗聖子的回憶錄 型月:穿越機凱種的我,降臨四戰 四合院:偷香竊玉,我叫王德發 HP:救世主表妹在魔法界鬧革命 穿越之孤女謀權 曲醫生的專屬良藥 獨寵偏愛,侯府夫人的卜卦日常 華妃重生之本宮偏要跋扈 三年為奴復仇之路燃爆帝都 職場情場雙贏:面相星座妙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