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的背景 (第1/2頁)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這個夜晚,一位滿腹經綸的史學家——周興嗣為了這篇文章一夜白頭。也就是這個夜晚,一千個毫無頭緒、毫無瓜葛的文字竟然在他的編纂之下變成了一篇千古奇文——《千字文》。這絕對是“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奇文,沒有之一。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篇文章有三奇:

第一奇,這篇文章是“命字作文”。什麼叫命字作文?就是你寫文章的一千個字不是你能夠隨意發揮,想用哪個字就能用哪個字的。每一個字都是事先都給你準備好了,每個字一張紙,一大堆丟給你——就用這一千個字寫一篇文章;多一個或者少一個字都不行。而且一晚上就得寫完,完不成就殺頭。那有人問:這是從哪找來的字啊?這些字還是大有來歷的——都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跡的拓本。當時是梁武帝蕭衍讓一位名叫殷鐵石的人,拓下來供皇子們學習用的“御用文字”。

將一千個事先給你準備好的字讓我們組裝的“命字作文”,恐怕連想都沒想過,更確切說是想都不敢想。一千字的命題作文,咱們是作過的,很多時候又要愁眉苦臉的憋上好久。這篇文章不用說一天內完成,就是十天、一個月,我們估計最終還是完不成。

第二奇,是這一千多個字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複的。每個字一張紙,往你面前一堆就讓你寫。就像給你一千多個完全不同的零件,像搭積木一樣讓你拼出個完美的東西來。你問他拼成啥樣,他告訴你:“我也不知道,讓我滿意就行。”你能寫出來嗎?反正對我來說,估計第二天還是一堆零件,可能還是被砸碎了的零件。

第三奇,這最後一奇是周興嗣竟在一夜之間完成了這篇文章。也就是這樣的一用這一千字“組裝”起來的文章,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知識——涵蓋了梁武帝之前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方方面面;用四字韻語寫出,不僅一氣呵成,毫無滯澀,條理清晰;竟然還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平白如話,毫無做作之言。而他自己也為寫這篇文章一夜白頭。

說起《千字文》的來歷,歷來在正史上的記載都是一筆帶過(可以理解,正史從沒有因為一篇文章而耗費大量筆墨的);《梁史》記載:“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但據野史記載,這裡得強調一下是野史記載,其中的內容不是這樣簡單了。

說到《千字文》,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梁武帝蕭衍,就是當著皇帝把自個兒四次賣給佛家的那個傢伙。至於怎麼賣、怎麼買他自己,今天咱們就不用細說了,今天只說這篇文章的來歷。梁武帝這個傢伙還有個愛好,就是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為了教育皇室子孫們學習書法,所以讓一位名叫殷鐵石的人在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跡中拓下一千個各不相干的字,每個字一張紙。(大家注意,這一千個字是各不相干,而且完全不同的字)。

話說梁武帝蕭衍武將出身,一生戎馬倥傯,他很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在太平時期多讀些書。由於當時尚沒有一本適合的啟蒙讀物,令的文學侍從然後一字一字地教學,但雜亂難記。但是這一千個字寫的雖然好,可皇子們卻學不進去。為啥?

因為每個字一張紙,一堆、一堆地堆在那裡,零零散散、支離破碎的,又枯燥又難記,誰記得住啊。那怎麼辦?梁武帝尋思,若是將這一千字編撰成通俗易懂的啟蒙讀物,豈不是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於是他就開始搜腸刮肚想辦法找人寫文章。

就有這麼一天,機會來了。機會是啥?那個會寫文章的周興嗣犯錯啦。

有人問周興嗣是誰啊?周興嗣這個人可不簡單。周興嗣(469年~537年),字思纂(zuǎn),據說他博覽群書,才學蓋世,寫了很多很多精彩的文章,可謂名重一時啊。他本來就是梁武帝的文字之交的

最新小說: 真千金,但拒絕認親 清冷O說真話後,頂A掐住他細腰 快穿縱橫:大千世界風雲錄 陪孩子共讀千字文 七零:搶來空間跟傻子雙雙把家還 閨蜜齊穿書嫁死對頭,我瘋她顛 縫陰屍,鎮鬼禍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襲 疏影水月,暗香鏡花 臥底歸來:被警花看上了 玄元宗聖子的回憶錄 型月:穿越機凱種的我,降臨四戰 四合院:偷香竊玉,我叫王德發 HP:救世主表妹在魔法界鬧革命 穿越之孤女謀權 曲醫生的專屬良藥 獨寵偏愛,侯府夫人的卜卦日常 華妃重生之本宮偏要跋扈 三年為奴復仇之路燃爆帝都 職場情場雙贏:面相星座妙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