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依舊準時灑落在四合院,為這片充滿煙火氣的地方鍍上一層暖光。李陽如往常一樣,早起在院子裡幫忙打掃衛生,和鄰居們熱情地打著招呼。他正彎腰清掃著地面,眼角餘光瞥見一大爺易中海、二大爺劉海中和三大爺閻埠貴三人湊在一起,神色間透著幾分不尋常,小聲嘀咕著什麼,時不時還朝他這邊投來意味深長的目光。李陽心中一動,他知道,這三位大爺怕是又要搞些什麼“名堂”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三大爺閻埠貴就端著他那標誌性的茶杯,邁著慢悠悠的步子晃到李陽身邊。“小李啊,忙呢?”閻埠貴臉上掛著似有若無的笑容,鏡片後的眼睛裡卻閃爍著精明的光。
李陽直起身子,笑著回應:“三大爺,早啊!這不,趁著早上涼快,把院子打掃打掃。您找我有事兒?”
閻埠貴輕輕吹了吹茶杯裡的熱氣,說道:“是這樣,我們幾個正商量事兒呢,你也來聽聽。最近聽說可能會有物資短缺的情況,這事兒你怎麼看?”
李陽心中有數,這顯然是三位大爺給他設下的又一個“局”,想看看他的應對之策,來個下馬威。但他並不慌張,腦海中迅速梳理著應對的思路。他放下手中的掃帚,認真地說道:“三大爺,這物資短缺可不是小事兒,確實得好好謀劃謀劃。”
這時,一大爺易中海和二大爺劉海中也踱步走了過來。易中海雙手背在身後,臉上帶著長輩的威嚴:“小李,你年紀輕,腦子靈活,說說你的想法,大家一起合計合計。”
李陽微微點頭,稍作思考後說道:“我覺得,咱們首先得做的就是儲存物資。糧食、日用品這些生活必需品,能多囤一點是一點。像糧食,我們可以找乾燥通風的地方妥善儲存,防止發黴變質。”
二大爺劉海中一聽,立刻皺起眉頭,略帶質疑地說道:“囤物資?說得容易,上哪兒找那麼多地方囤?而且錢呢?大家哪有那麼多閒錢去囤物資?”
李陽早料到會有此一問,不慌不忙地回應:“二大爺,您說得對,這些確實是實際問題。就說儲存空間,咱們可以把各家不用的雜物清理一下,騰出來一些地方。院子裡的倉庫也可以整理整理,統一存放重要物資。至於資金,我覺得可以大家一起湊。每家出一點,積少成多,這樣壓力也不會太大。而且,我們可以列個清單,按照物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來採購,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一大爺易中海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但嘴上還是接著問道:“那物資囤來了,怎麼分配呢?總不能亂糟糟的,到時候又起爭執。”
李陽胸有成竹地回答:“一大爺,這分配也得有個章程。我們可以先統計好每家的人口數量,按照人口比例進行初步分配。像老人、小孩和病人,還可以適當給予照顧,多分配一些。同時,成立一個物資管理小組,由大家信任的人來負責物資的發放和登記,確保公平公正。每次發放物資都要做好記錄,大家也可以互相監督。”
三大爺閻埠貴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眯著眼睛問道:“那要是遇到突發情況,物資不夠了怎麼辦?”
李陽思索片刻,說道:“三大爺,這確實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可以提前制定應急預案,比如和周邊的社群或者村子建立互助關係,在物資極度短缺的時候互相支援。另外,在物資使用上,也要倡導大家節約。比如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淘米水可以用來洗碗筷,儘量提高物資的利用率。”
李陽的一番話,條理清晰,考慮周全,從物資的儲存、資金的籌備、分配的方案到應急的措施,面面俱到。三位大爺聽了,一時都找不出毛病。
二大爺劉海中張了張嘴,本還想挑點刺,可話到嘴邊,卻發現實在沒什麼可反駁的,只能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一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