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敲擊命令:“是不是ppt資料,我現場跑給你看。”
螢幕上,效能測試指令碼在執行,進度10%、20%、30%……
謝致遠神色鎮定、操作熟練,對這類場面習以為常。
王霽注意到,他的系統是Arch Linux,是個相對小眾、自由定製、很極客的一種Linux,資深工程師喜歡用。
這說明,謝致遠確實是個很極客的人,不是裝的。
指令碼跑完,結果出來——
4K隨機讀IopS:358萬。
4K隨機寫IopS:210萬。
吞吐率峰值:mb\/s。
358萬!
比他吹噓的350萬還高些。
謝致遠得意洋洋:“8K、64K、512K、1mb我也可以跑,你想看的話。”
呂知秋笑盈盈打圓場:“新銳確實能打,所以我才給小王推薦,他們想找廠商合作,整合到超融合裡。”
“騰雲超融合?”
謝致遠搖搖頭:“沒前途,對接了有什麼用?”
聽他口氣,來這一趟只是給呂知秋面子。
或者說,是給錢面子。
“能讓我看看測試指令碼麼?”王霽伸手示意要用電腦。
謝致遠略一遲疑,將電腦螢幕轉過去:“隨便看!”
十分自信,絲毫不懼。
王霽對分散式儲存已經相當熟悉,測試指令碼不知看過多少遍,新銳的指令碼略有不同,差別卻不太大。
他一邊看,一邊詢問謝致遠關於對端配置的資訊。
30秒後,將電腦歸還。
淡淡道:
“指令碼有3個缺陷……”
“第一,混插模式你們用軟體條帶化,但cache盤和資料盤條帶大小適配不佳,如果剛才測混插,效能肯定不好。”
“第二,你們測試指令碼里,depth沒體現高併發情況。”
“第三,沒有考慮其他客戶端連線的情況,剛才資料失真。”
“我猜,你們客戶實戰經驗不足。”
“估計都沒上過生產……”
“到客戶那裡,沒準bug一大堆!”
“要不要對接你們,我也得考慮。”
王霽對新銳儲存完全不熟悉,但指令碼掌握度達到了92%,眼前能看到3個紅點,腦海中有清晰的缺陷提示。
跟技術狂人打交道,他再熟悉不過了。
這種人,不能慣著。
越慣越狂得沒邊!
針鋒相對反而……
謝致遠仔細打量了王霽幾眼,大嗓門降低一半音量:“這位帥哥,你搞過儲存?幾眼就看出問題了?”
王霽面色平靜:“我做超融合的,略懂。”
謝致遠伸出右手:
“我很願意跟你對接。”
“給我2天,全部測試完成。”
“我會給你證明,無論在什麼環境下,我們效能都獨一檔!”
王霽卻沒伸手:“儲存的穩定性是第一位,你們怎麼證明新銳儲存穩定?”
謝致遠沉吟片刻:“我們有大量的測試。”
王霽搖搖頭。
謝致遠知道,這叫自說自話。
呂知秋忽然插話:“謝總,你們客戶案例確實不夠,如果想跟騰雲合作,建議不急著盈利,先做客戶。”
“好!”
謝致遠爽快答應。
同時附加條件:“我只抽15%,但騰雲今年要給我貢獻10個客戶!”
這小個子精力充沛,加了微信立即告辭:“我還有一場,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