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轉機與抉擇
宣府城在軍民的浴血奮戰下,再次成功抵禦了清軍的進攻,城內一片歡騰,百姓們奔走相告,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然而,林縛站在城牆上,望著滿目瘡痍的戰場,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這場勝利雖然振奮人心,但也讓他清楚地認識到,大明王朝面臨的危機遠未解除,每一次勝利都只是暫時的喘息,下一次的挑戰或許會更加嚴峻。
“林兄,這次咱們又贏了,清軍短時間內肯定不敢再來進犯,你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了。”趙宇走上前來,拍了拍林縛的肩膀,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林縛苦笑著搖搖頭:“趙兄,你不懂,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李自成在南方的勢力不斷壯大,清軍也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必須儘快找到徹底解決危機的辦法。”
這時,孫傳庭也走了過來,神色凝重地說:“林將軍所言極是。如今大明內憂外患,我們不能只滿足於防守,必須主動出擊,尋求破局之道。”
三人正說著,玄風先生緩緩走來,他的手中拿著一封書信,臉色異常嚴肅:“將軍,剛剛收到京城傳來的密信,陛下的身體每況愈下,朝堂之上也亂作一團,各方勢力爭權奪利,已無暇顧及北疆戰事。”
林縛心中一沉,他接過書信,仔細閱讀起來。信中詳細描述了京城的局勢,崇禎皇帝因長期憂慮國事,身體日益衰弱,而朝中大臣們卻為了各自的利益明爭暗鬥,對北疆的戰事不僅未能提供有效的支援,甚至還在削減軍費開支。
“這可如何是好?朝廷自顧不暇,我們在北疆孤立無援,如何抵擋清軍和李自成的進攻?”趙宇焦急地說道。
林縛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如今之計,我們不能再依賴朝廷,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我們要在北疆建立起一個穩固的防線,同時聯絡周邊的勢力,共同對抗外敵。”
孫傳庭點頭表示贊同:“林將軍說得對。我們可以效仿當年郭子儀收復失地,聯合各方力量,形成一個統一的戰線。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保衛北疆。”
玄風先生也在一旁說道:“將軍,除了軍事上的部署,我們還需要重視民生。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們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援。就像唐太宗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推行仁政,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得以繁榮昌盛。”
林縛深以為然,他決定立刻行動起來。首先,他組織士兵和百姓一起修復被戰火破壞的城牆和房屋,重建家園。同時,他下令減免百姓的賦稅,鼓勵他們開墾荒地,發展生產。
為了聯絡周邊的勢力,林縛親自寫了多封書信,派人送往各地。然而,這些勢力大多猶豫不決,他們擔心與明軍合作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有的甚至想坐收漁翁之利。
“這些人真是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卻看不到清軍和李自成的威脅。”趙宇氣憤地說道。
林縛無奈地嘆了口氣:“這也難怪,他們都有自己的顧慮。我們不能強迫他們,只能想辦法說服他們。”
就在這時,陳百萬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林將軍,我有辦法了!”
眾人驚訝地看著他,陳百萬喘了口氣,接著說:“我在各地都有生意,認識不少江湖豪傑和綠林好漢。這些人雖然身份低微,但他們重情重義,而且對清軍和李自成的暴行也十分痛恨。我們可以邀請他們加入我們的陣營,共同抗擊外敵。”
林縛眼睛一亮:“陳兄,你這個主意太好了!這些江湖豪傑和綠林好漢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個個身手不凡,而且熟悉當地的地形,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援,我們的實力將大大增強。”
於是,在陳百萬的聯絡下,各地的江湖豪傑和綠林好漢紛紛響應。他們有的帶著自己的手下,有的則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