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縱橫捭闔
宣府城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恢復了生機,新的軍制初見成效,士兵們的訓練熱情高漲,城防也愈發堅固。然而,大明王朝面臨的困境依舊如烏雲般籠罩,讓林縛等人不敢有絲毫懈怠。李自成勢力在南方的擴張,讓本就艱難的局勢更加複雜。
這日,林縛、孫傳庭、趙宇和玄風先生等人齊聚營帳,商討應對之策。營帳內氣氛凝重,眾人的臉上都帶著憂慮。
“如今李自成在南方攻城略地,朝廷已分不出兵力支援我們,而清軍隨時可能再次進犯,我們該如何破局?”林縛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孫傳庭皺著眉頭,緩緩說道:“李自成與清軍雖為不同勢力,但他們對大明的威脅卻是一致的。我聽聞李自成麾下有一員大將劉宗敏,勇猛善戰,李自成能如此迅速擴張,他功不可沒。我們若能想辦法分化他們,或許能緩解一些壓力。”
趙宇撓撓頭,一臉疑惑:“分化?怎麼分化?他們都是想推翻大明的,哪有那麼容易被我們離間。”
玄風先生捋了捋鬍鬚,微微一笑:“當年戰國時期,蘇秦張儀縱橫捭闔,透過合縱連橫之術,在各國之間周旋,改變了戰國的格局。我們或許也能借鑑一二,尋找李自成陣營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點,加以利用。”
林縛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我曾聽聞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素有嫌隙,他們雖同為起義軍,但都想爭奪更大的勢力範圍。我們若能從中斡旋,說不定能讓他們內部產生爭鬥,從而削弱李自成的力量。”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於是,林縛決定派一名使者前往張獻忠處,試圖說服他與明軍合作,共同對抗李自成。使者名叫李信,他原本是一名落魄書生,因飽讀詩書,且機智過人,被林縛看中。
李信領命後,帶著林縛的親筆書信,踏上了前往張獻忠營地的征程。一路上,他風餐露宿,躲避著各方勢力的眼線,終於抵達了張獻忠的營地。
“你是明軍派來的?”張獻忠看著李信,眼中充滿了警惕,“明軍不是一直想剿滅我們嗎?如今怎麼派你來求和?”
李信不慌不忙,拱手說道:“張將軍,如今局勢已然不同。李自成勢力日益壯大,他野心勃勃,不僅想推翻大明,更想吞併各路起義軍,成為天下之主。您難道願意被他吞併,失去自己的基業嗎?”
張獻忠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李信見狀,繼續說道:“明軍與將軍雖曾為敵,但如今大敵當前,李自成才是我們共同的威脅。若將軍與明軍聯手,不僅能保住自己的勢力,還能在這場亂世中分得一杯羹。當年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本為不同陣營,卻能在曹操大軍壓境時聯手抗曹,最終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如今我們也是同樣的道理。”
張獻忠沉思良久,終於開口道:“你說得有幾分道理。但我如何能相信你們明軍?”
李信連忙說道:“張將軍放心,林縛將軍已在書信中表明誠意。若將軍願意合作,我們可以先簽訂盟約,共同出兵攻打李自成。”
經過一番談判,張獻忠終於答應與明軍合作。李信帶著這個好訊息回到宣府城,林縛等人得知後,大喜過望。
“太好了,李信,你此次立下大功!”林縛興奮地說道。
“這都是將軍的計謀,末將只是奉命行事。”李信謙遜地說道。
就在眾人商議如何與張獻忠聯合出兵時,清軍那邊又傳來訊息。多爾袞因上次兵敗,被皇太極斥責,他急於挽回顏面,正在集結兵力,準備再次攻打宣府城。
“看來我們得加快行動了。”孫傳庭說道,“我們一方面要與張獻忠協調好出兵時間,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府城的防禦,不能讓清軍趁虛而入。”
林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