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市,《大唐週刊》編輯部。
結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後,馬周等人都沒有離開。
四個年輕人站在門口,眼睛死死盯著街角,不肯放過任何一個路過的人。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王玄策挎著個小布包顛顛的跑過來。
四人趕忙衝出去,將王玄策圍在當中,七嘴八舌的問道:“情況如何?”
“銷量怎麼樣?”
“讀者們說什麼了嗎?”
今天王玄策體驗了一把當街售賣《大唐週刊》的感覺,還負責給僱傭來的人安排任務。
“早上一共送來兩千本《大唐週刊》,剛才我算了一下,總共賣出去五百七十本。”
四人的臉色頓時一白!
這個銷量,比他們預計之中的最低數,還要低了不少!
“這...這可如何是好!”
“看來讀者對咱們甄選的文章並不滿意。”
“可...可咱們都已經盡力了!”
“不如,咱們去找公子請罪吧,順便向公子討個主意!”
王玄策笑嘻嘻的說道:“你們急什麼?”
他率先朝鋪子走去,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的喝完之後,這才說道:“東家早有吩咐,要讓我告訴你們呢!”
四人一怔,急忙搬來椅子,擺出一副悉心受教的樣子。
論年紀,王玄策比他們之中最小的李義府還小了五六歲,可四人都知道,王玄策的本事一點都不比他們差。
若非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恐怕早就在竹葉軒內獨當一面!
“東家說了,他早就預料到第一期的銷量不佳,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來是因為《大唐週刊》受到了許多讀書人的抵制,二來,普通百姓還沒有發現《大唐週刊》的價值。”
“你們不要喪失信心,可能明天,也可能是後天,銷量就會有一個全新的提升!”
四人互相看了看,馬周小心翼翼的說道:“玄策兄弟,公子的意思是,讓我們繼續籌備第二期?”
王玄策一點頭,道:“不錯,第二期不光要繼續籌備,還要加快速度!”
“另外...”
他從小布包裡掏出一封信箋,道:“第二期增設醫術專欄,這是孫思邈孫道長撰寫的文章,你們校準之後,直接發在第二期的頭版之上。”
來濟是負責校版的,把信箋接過來,眉頭微皺,道:“第一期的頭版是文紀先生,第二期的頭版是孫道長,那之後該當如何?長安城中能與這兩位並駕齊驅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吧?”
王玄策把小布包的扣子扣好,站起來道:“那就不是你們需要操心的事了,東家還說,你們挑一個人出來,專門負責與張阿難接洽,務必要督促他把印刷數量提上來,以現在的印刷速度看,用不了幾天,就會供不應求了。”
...
皇宮,掖庭宮!
印刷作坊裡的工匠和小太監們,正在熱火朝天的趕工。
張阿難來了之後,作為監工的大寶就跑到隔壁打盹去了。
受限於人手和產地的問題,短短几天印刷出兩千本《大唐週刊》,已經是奇蹟了。
對此,張阿難感覺格外的不滿。
“明明只賣出去五百多本,還一個勁的催!”
“就算一天能印上千本,賣不出去也只能當廢紙!”
張阿難碎碎念著,更多的還是心疼。
他的大半身家,都投在《大唐週刊》上了,若是柳葉賠了,他那大半身家也會跟著打水漂。
這時候,他的耳邊突然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若是連這等書籍都成了廢紙,那世人才是真正的有眼無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