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趙縣令不解地重複道,順著郭凌峰的目光看去,那些破舊的鋤頭、釘耙在他眼中和平日並無二異,“這……能有什麼辦法?”
郭凌峰神秘一笑,並未直接解釋,而是向身邊的衙役吩咐了幾句。不多時,幾個衙役便帶著幾個木匠和鐵匠匆匆趕來。郭凌峰將他們帶到一旁,低聲細語地描述著什麼,還不時用手比劃著。
起初,工匠們聽得一頭霧水,但隨著郭凌峰的講解越來越詳細,他們的臉上逐漸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還不時點頭稱讚。
“怎麼樣,能做出來嗎?”郭凌峰問道。
“沒問題,郭公子,您說的這種工具雖然我們沒見過,但並不複雜,給我們兩天時間,保證給您做出來!”一個經驗豐富的鐵匠拍著胸脯保證道。
兩天後,郭凌峰將一種全新的工具交到了民工們手中。它形似木鏟,但比木鏟更寬大,鏟面也更加傾斜,底部還加裝了鐵皮,更加耐磨耐用。
“這是什麼玩意兒?”民工們面面相覷,從未見過這種奇怪的工具。
“這是我新發明的工具,叫做‘清淤鏟’,專門用來清理淤泥,比你們平時用的鋤頭和釘耙效率高多了。”郭凌峰一邊示範著使用方法,一邊解釋道。
他彎下腰,雙手握住“清淤鏟”的把手,將鏟面插入淤泥中,然後輕輕一抬,一大塊淤泥就被輕鬆地鏟了起來,遠遠地拋了出去。
“哇!”民工們看得目瞪口呆,紛紛讚歎不已。
“怎麼樣,誰願意試試?”郭凌峰笑著問道。
“我來!”一個身材健壯的民工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接過郭凌峰手中的“清淤鏟”,模仿著他的動作嘗試起來。
一開始,他還有些生疏,但很快便掌握了要領,清淤的速度竟然比郭凌峰還要快上幾分。
“哈哈,真好用!比鋤頭和釘耙強多了!”那民工興奮地大喊,臉上滿是喜悅。
有了“清淤鏟”,清理淤泥的效率大大提高,原本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估計半個月就能完成。
為了進一步激發民工們的積極性,郭凌峰又想出了一個主意——“勞動競賽”。他將所有民工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天統計每個小組清理淤泥的面積,並設立了豐厚的獎勵,鼓勵大家積極參與。
這下,民工們幹勁更足了,一個個揮汗如雨,彷彿不知疲倦。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郭凌峰和趙縣令相視一笑。然而,他們心中都清楚,人手短缺的問題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就在這時……
河堤上,李寡婦看著來來往往的民工,心中五味雜陳。丈夫早逝,她獨自一人拉扯著兩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看著別人家男人都能參與到河渠修建中,賺取工錢,她也想為家裡出一份力,可是……
“李家嫂子,你這是怎麼了?愁眉苦臉的。”一位大嬸注意到了李寡婦的神情,關切地問道。
“哎,還能怎麼了?”李寡婦嘆了口氣,“家裡兩個孩子要養活,我也想為修渠出力,可是……”她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大家都明白她的難處——女人力氣小,幹不了重活,去了也是白費力氣。
大嬸聽了,也跟著嘆氣,正想安慰幾句,卻看到遠處郭凌峰和趙縣令走了過來,頓時眼前一亮,拉著李寡婦就迎了上去。
“郭公子,趙大人,你們看,我們也想為修渠出一份力,可是……”大嬸將李寡婦的難處說了一遍,語氣中充滿了期盼。
郭凌峰聽完,沉思片刻,問道:“像李家嫂子這樣情況的,還有多少?”
“這……”大嬸環顧四周,只見不少婦女都圍了過來,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