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通路,郭凌峰一眼便看到了一行人簇擁著一位身穿明黃色龍袍的中年男子緩緩走來。男子面帶微笑,神態威嚴,正是當今聖上。
“微臣(民女)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郭凌峰和陶夭夭等人立刻跪地行禮。
“眾愛卿平身。”皇帝龍顏大悅,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郭凌峰和陶夭夭身上,“你們二人便是此次文化交流專案的組織者?”
“回皇上,正是微臣和內人。”郭凌峰不卑不亢地答道。
“好!好!好!”皇帝連說了三個“好”字,顯然對他們的工作十分滿意,“朕聽聞此次文化交流專案舉辦得十分成功,不僅促進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更讓世界看到了我朝文化的博大精深,你們二人功不可沒啊!”
“皇上謬讚,這都是微臣和內人應該做的。”郭凌峰和陶夭夭謙遜地回應道。
“不必過謙,”皇帝擺擺手,轉頭對身後的詹姆斯大使說道,“大使先生,您覺得此次文化交流專案如何啊?”
“非常棒!令人印象深刻!”詹姆斯大使毫不吝嗇地讚美道,“這是我見過最成功、最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它讓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開放包容的東方大國。”
“哈哈,大使先生過譽了。”皇帝笑著說道,隨後又看向郭凌峰和陶夭夭,“朕決定,封郭凌峰為‘文遠伯’,陶夭夭為‘文華郡主’,以表彰他們二人為文化交流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無不震驚,這可是從未有過的殊榮啊!郭凌峰和陶夭夭對視一眼,眼中都充滿了喜悅和感激。他們知道,這份榮耀不僅屬於他們個人,更屬於所有為文化交流事業默默付出的人們。
“謝主隆恩!”二人再次跪地謝恩。
訊息傳開,舉國歡騰。郭凌峰和陶夭夭的名字,成為了文化交流的代名詞,他們的故事,也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去。然而,在一片讚譽聲中,卻有一人面色鐵青,如坐針氈……
“李大人,您怎麼了?不舒服嗎?”旁邊一位官員關切地問道。
李忠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搖搖頭,但握緊的雙拳和陰沉的臉色,卻怎麼也掩飾不住他內心的憤怒和不甘……
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卻與往日不同。大臣們竊竊私語,目光不時飄向站在佇列最前方的李忠。他今日一反常態,身著朝服卻難掩落寞,往日神采奕奕的雙目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李愛卿,你今日似乎有心事啊?”皇帝威嚴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打破了原本的低語聲。
李忠渾身一震,連忙跪下,“回稟皇上,微臣只是在反思自己過去的錯誤……”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與往日的洪亮截然不同。
皇帝微微皺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忠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之前文化交流專案伊始,微臣因為固執己見,對專案多有阻撓,甚至在朝堂之上妄議皇上英明決策。如今看到專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微臣才幡然醒悟,是自己太過狹隘,錯失了良機。微臣在此,向皇上,向各位同僚,以及為專案付出辛勞的郭大人和陶郡主,真誠地道歉!”
說完,他深深地叩首,久久沒有起身。朝堂之上鴉雀無聲,大臣們都被李忠突如其來的轉變震驚了。
良久,皇帝才緩緩開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李愛卿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朕心甚慰。”
李忠起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微臣今後定當竭盡全力,支援文化交流專案的繼續發展,為我朝文化走向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他的這番話,贏得了朝堂之上的一片讚許之聲。
幾日後,皇宮內舉行盛大的宴會,慶祝文化交流專案的圓滿成功。詹姆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