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奸臣等人罪大惡極,罄竹難書,現判處李奸臣斬首示眾,其餘人等……”皇帝頓了頓,威嚴的目光掃視過臺下,將百姓的反應盡收眼底,這才繼續說道,“發配邊疆,永世不得回京!”
話音剛落,廣場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百姓們激動地相互擁抱,喜極而泣。他們高舉著雙手,山呼萬歲,感謝皇帝為民除害。
李奸臣面如死灰,癱軟在地,被侍衛拖了下去。劉師爺等人也面無人色,被押解著消失在人群的視線中。
郭凌峰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場勝利不僅僅是扳倒了幾個貪官,更是為大梁王朝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審判結束後,郭凌峰被皇帝單獨召見。御書房內,皇帝褪去一身的威嚴,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
“愛卿,此次平亂,你功不可沒啊。”皇帝語氣中帶著一絲欣慰。
“皇上過譽了,這都是微臣應該做的。”郭凌峰謙遜地回答。
“朕聽聞,你還有許多奇思妙想,不知可否說來聽聽?”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摺,饒有興趣地問道。
郭凌峰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從改善農業灌溉開始,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從興修水利、推廣新作物品種,到鼓勵商業發展、減免賦稅,再到建立學校、普及教育,他將自己腦海中關於現代社會治理的知識,結合大梁的實際情況,娓娓道來。
皇帝聽得入神,時而點頭讚賞,時而沉思不語。他從未想過,這些看似簡單的方法,竟然能夠解決困擾他多年的難題。
“愛卿所言,句句珠璣,朕心甚慰啊!”皇帝激動地站起身,走到郭凌峰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命你全權負責此事,放手去做,一切後果,朕來承擔!”
郭凌峰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他心中卻充滿了信心。他對著皇帝深深一拜,“微臣定不負皇上厚望!”
第二天,一道道旨意從皇宮傳出,傳遍了大梁的每一個角落。郭凌峰的名字,也隨著這些旨意,傳遍了大街小巷……他站在窗前,望著遠處初升的太陽,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新的征程,開始了……”他喃喃自語,轉身大步走向門外,迎接新的挑戰。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名字,即將響徹整個大陸……
郭凌峰深知,百廢待興,而農業乃立國之本。他親自前往各地考察,推廣新作物品種和先進的耕種技術。在他的指導下,水利工程得以完善,農田灌溉效率大大提高。百姓們喜笑顏開,看著田地裡豐收的景象,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商業方面,郭凌峰主張減免賦稅,鼓勵民間貿易。他親自制定商業法規,打擊欺行霸市的行為,維護公平交易。在他的努力下,京城湧現出一批批精明的商人,商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整個城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教育方面,郭凌峰深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道理。他大力興辦學校,聘請優秀的教師,不僅教授孩子們識文斷字,更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他還鼓勵民間辦學,一時間,讀書聲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響起,一股求知若渴的風氣逐漸形成。
陳御史親眼目睹了郭凌峰的所作所為,心中敬佩不已。他本是一位正直的官員,卻苦於缺乏改變現狀的方法,如今在郭凌峰的影響下,他也積極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兩人互相扶持,彼此信任,成為了皇帝最得力的助手,共同推動著大梁王朝走向繁榮昌盛。
幾年後,京城的面貌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蒸蒸日上。皇帝龍顏大悅,對郭凌峰和陳御史讚賞有加,常常與他們徹夜長談,共商國事。
這一日,郭凌峰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他來到城郊的一處村莊,只見田野裡麥浪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