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率領的白馬義從踏著晨露抵達益州時,正值秋收時節。本該是稻浪翻滾的田野,此刻卻瀰漫著硝煙。遠處山坳裡,幾處茅屋還在冒著黑煙,空氣中飄散著焦糊的氣味。
\"將軍,前方發現叛軍營地!\"斥候來報。趙雲勒馬遠眺,只見山腰處隱約可見簡陋的寨牆,幾面破舊的旗幟在風中無力地飄動。
他取下銀槍,槍尖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傳令下去,圍而不攻。\"轉頭對副將道:\"去把那些被焚燬的村莊的百姓帶來。\"
**次日清晨**
趙雲單騎來到叛軍營寨前,身後跟著數十名衣衫襤褸的百姓。寨牆上頓時箭矢如雨,他卻紋絲不動,任憑箭矢擦身而過。
\"益州的父老鄉親們!\"他的聲音如洪鐘般在山谷間迴盪,\"看看你們身後這些無家可歸的百姓!他們也曾是你們的鄰居、親友!曹操遠在許都,卻讓你們自相殘殺,家破人亡!\"
寨牆上傳來騷動,一個滿臉橫肉的頭目探出頭來:\"趙子龍!少在這裡妖言惑眾!\"
趙雲冷笑一聲,銀槍指向身後:\"妖言?那這些被你們燒燬的房屋,這些流離失所的婦孺,都是假的嗎?\"他猛地提高聲調,\"放下武器,既往不咎!若執迷不悟——\"銀槍劃破長空,\"休怪我槍下無情!\"
**三日後**
叛亂平定,趙雲站在城樓上,看著街道上漸漸恢復生機的百姓。忽然,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報!江東使者已到荊州!\"
**荊州·州牧府**
劉備親自在府門外迎接江東使者。府內,諸葛亮早已備好茶點,林悅則站在屏風後,手中握著一卷詳細的平叛記錄。
\"使者遠道而來,辛苦了。\"劉備親自為使者斟茶,\"益州之事,皆是曹操奸計。我劉備對天起誓,與孫將軍聯盟之心,日月可鑑!\"
使者接過茶盞,目光卻被屏風後隱約可見的身影吸引。林悅適時走出,將記錄呈上:\"這是平叛全過程,請使者過目。\"
**江東·吳侯府**
孫權仔細翻閱著記錄,周瑜和魯肅在一旁靜候。突然,孫權拍案而起:\"好個曹操!竟如此歹毒!\"他轉向周瑜,\"公瑾,立即準備誓師大會,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孫劉聯盟堅不可摧!\"
**荊州·誓師大會**
秋日的陽光灑在校場上,數萬將士列隊而立。劉備身著金甲,孫權披著銀袍,並肩登上高臺。臺下,荊州軍的玄色旌旗與江東軍的青色旌旗交相輝映。
\"今日!\"劉備的聲音在曠野中迴盪,\"我劉備與孫將軍在此立誓!\"他拔出雙股劍,劍鋒在陽光下閃耀,\"同心協力,共討國賊!\"
孫權也拔出佩劍,兩劍相交,發出清脆的錚鳴:\"曹操一日不除,聯盟一日不解!\"
臺下,林悅悄悄將一個錦囊遞給諸葛亮。諸葛亮開啟一看,裡面是一枚特製的銅印,印文正是\"孫劉同心\"。他讚許地看了林悅一眼,將銅印高舉:\"此印為證,聯盟永固!\"
**會後·密室議事**
燭光搖曳,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圍坐案前。林悅站在一旁,手中捧著一卷地圖。
\"曹操絕不會善罷甘休。\"諸葛亮指著地圖上的許都,\"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周瑜接過話頭:\"我建議在長江沿線增設烽火臺,一旦有變,可迅速傳遞訊息。\"
林悅突然開口:\"還有一事。我收到密報,曹操正在秘密訓練一支水軍。\"她展開另一卷地圖,\"就在巢湖。\"
眾人聞言,神色凝重。孫權猛地站起:\"既然如此,我們更要加快聯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