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登天的!”
“只有這樣,我們漠城才能和武曲城拉近差距!不讓他們有一天把漠城全部剿滅了!”病三郎像是滿懷希望,又像是嘆息。
......
皇宮,御書房內。
皇帝趙樂聽著屋外的雨聲,走到了一排書架前面。他從書架上面抽出了一本名為《論星集》的書,這本書名字起得大氣,實際上裡面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詩詞。
趙樂熟門熟路的翻到缺失的那頁,然後輕輕划著後面接著的那頁書,同樣是某無名氏寫的幾句歪詩:
星分其野,勿墜雲空!
墜之輪迴,何其哀哉?
這首叫做《星宇》的詩,甚至連韻腳都沒有,更別說平仄了。在隨意一個文人眼裡都是一首連打油詩都不如的垃圾......
而它偏偏是傳說中的《帝問·七篇》的第二篇!
......
大燕國東海疆域以東的以東,幾千裡之外,很遠很遠的地方。
在這裡有一座說大不大的島嶼,這座島嶼只有方圓三百里的大小。但它卻是讓無數人嚮往的神仙之地——武曲城坐落的地方。
武曲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城池。那懸空在武曲城上方的三千座山峰和不知其數的樓閣、廟宇、宅院即是武曲城的城牆,那些近萬的天人和無數的氣宗即是武曲城的城牆。
而且,武曲城建一堵城牆也不划算。武曲城其實不是很繁華,真正繁華的是天上的那些山峰。
故而,這座城只是武曲城三千個門派的弟子聚會交流的地方。甚至很久之前是沒有城池的樣子的。
在以前,那些弟子凡是有所需要的時候,會在下面臨時搭建些棚子什麼的,久而久之才有了一個城市的樣子。
這裡當然有一個例外,在武曲城正中的地方,有一座一百多米的高樓。它在武曲城出現前已經存在了。
甚至傳說,這座樓在三千座懸空峰飄起來之前便已經存在了。
這座樓叫做“摘星樓”,而它只有十三層。也就是說,這棟高樓每一層都有十幾米高。
摘星樓裡,一位顫巍巍的老人拖著從腦後垂下一直到拖到了地上的白髮,拄著一根柺杖一步步的邁上樓梯。
他從一樓一直走到了十三樓。這一走,他從天亮一直走到了天黑。
在摘星樓的十三樓裡、這一層的正中間掛著一口五六米高的黃金大鐘。
白髮老人睜大了滿是渾濁的眼睛,在發白的幾乎和眼白一樣的眼瞳裡倒映出了黃金大鐘。
接著,老人伸出了伸出佈滿了皺紋的雙手,抓住了鍾杵。
“嗡嗡嗡!”恰巧這個時候,摘星樓的某層樓劇烈地晃動了一下,一道金光從那一層裡飛了出去。
不過,這道金光沒有飛出去多久,又突然搖搖晃晃地飛了回來。
抓住鍾杵的老人家好像感覺到了那道金光的情況,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說道:“都這麼多年了,還不死心的麼?出不去的,出不去的!”
老人家的混白色的眼睛動了動,像是在安慰著什麼人一樣。“忍忍吧,忍忍吧,應該就快了啊!咱們快要等到了啊!”
“嗡嗡嗡!”這一次摘星樓晃動的更劇烈了一些,不過這次沒有金光飛出去。
“等到什麼時候啊?”老人家茫然的看著空蕩蕩的第十三層樓,自語道:“等到他來......等到他說的那位司寇來......快了,應該就快了......”
“應該就快了......再晚點我也支撐不住了......”老人的聲音越來越小,長嘆了一聲。但是摘星樓的晃動也隨著老人的聲音變小逐漸減少了晃動,最後停下來了,老人在晃動停下來後接著說道:“我快敲不動這口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