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定聽到張亮的話後,被罵懵了。他雖然是個蠻人,但他不是個傻子。他能當上蠻族首領,自然也是有頭腦的。
他能聽清,對方雖然是在威脅自己,但對方更是在勸降自己。
他也感受到了,張亮身上的殺意,如果自己一旦拒絕,那麼自己的人頭恐怕就會立即落地。
他猶豫了,良久,孟定開始用漢語問道:“如果我等歸順,請問皇帝陛下,如何對待我們?”
張亮沒有任何猶豫,當即說道:“撤出深山,依山傍水建立村落,除狩獵外,還要學習耕田紡織。
而且還要說華語,寫華字,講華夏禮儀。以後各部從商、從工皆可,若學有所成,為官也不是不可。”
孟定聞言愣了,對方非但沒將自己族人當奴隸,還給了他們容身之處,並且自己族人還能學習華夏文化,而且以後還能當官。
孟定連忙跪下,拜道:“南人孟定,願率永昌郡蠻族各部族,歸順皇帝陛下,終生不再反覆。”
張亮大喜,永昌郡這下徹底平定了。張亮寫了一封書信,和一沓資料交給一親兵。讓其跟隨運糧隊回江州,交給閻忠。
然後張亮率領大軍,前往永昌郡治所不韋縣。半個月後,張亮終於到了這座由秦相呂不韋命名的不韋縣。
張亮進城後,得知永昌郡郡丞呂遠等人因不歸順孟定,被其關押後,將他們釋放出來。
張亮跟呂遠一番交談後,根據對其的印象和言談舉止,任命其為永昌郡太守。
並得知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呂凱後,心中更是大喜。這孩子以後,可是在劉備殿十四文臣中,僅在龐統和簡雍之後,排名第三的存在。
張亮在府衙,又見了撣國國王兀禿禿,並詢問了從永昌郡,去撣國的行軍路線。
張亮看著兀禿禿指的那條路線,不由感慨:後世的滇緬公路,原來在漢朝早就有了啊!
然後又問了一下撣國的國情和局勢,兀禿禿不敢隱瞞,全都說了出來。
聽完兀禿禿的話後,張亮陷入了沉思,撣國境內不止一個兀禿禿說了算,他們是由一個大君長,和無數個小君長組成的聯盟國家。
兀禿禿投降,僅代表他自己,如果兀禿禿投降的訊息傳回撣國,撣國的那些小君長們先不說。
只單單一個王庭,就會率先把他踢出局,然後重新擁擠他的兒子,或者弟弟登上王位。
張亮一陣蛋疼,以為勸降兀禿禿頭就等於勸降了整個撣國,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麼多么蛾子。
難怪諸葛亮在全殲兀突骨後,沒有滅掉撣國。原來這是一場持久戰,而當時的蜀國國力,和形勢也不允許啊!
而現在,自己雖然後方穩定,可是一旦路線拉長,後勤就會出現困難。
自己以前想的太簡單了,攻這個,滅那個,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一旦付諸行動,就會有太多的問題出現了。
糧食,這是當務之急。張亮看向兀禿禿問道:“你們國內糧食產量怎麼樣?”
兀禿禿驕傲的回道:“陛下,不是我吹,我們國內糧食可以一年三熟,我們國內有的是糧食。”
張亮聞言一喜,一年三熟,就算是這群人種地產量不咋地,但人家有數量可以彌補。
現在應該趁撣國人,不知道兀禿禿投降之前,迅速侵入進去,只要佔領平原地帶,就可以依靠當地糧食,以戰養戰了。
可是這需要趁其不備,而從永昌郡攻入撣國境內,只有一條路。
張亮看著地圖冥思苦想之時,忽然看到一個名字:周水,也就是後世的怒江。
怒江從西藏的那曲,一路下來,一直流入緬甸境內,流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
張亮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