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柔將三部鮮卑王,和烏桓王的要求說出後,劉虞愣了,就這麼簡單?
原來對方提的要求就是:
一,重新開市,互通商貿往來。
二,以大漢王朝皇帝身份,賜他們一個親漢~王爵。如當年光武帝賜“親漢倭奴國王”一般。
三,三部鮮卑如果內訌,朝廷不可偏向一方。
四,每年賜三部鮮卑和烏桓,絲綢一萬匹,鹽三千斤,鐵一千斤。
同理,各部每年也向大漢進貢戰馬五百匹,牛羊各一千頭。
五,……
劉虞看後,長舒一口氣。只要不跟自己要城池,要人口,什麼都可以談。
劉虞看向閻柔問道:“閻先生,不知這些條件……”
劉虞想問為什麼這麼簡單,可是想到對方身份後,問不出來了。
閻柔笑道:“劉使君,閻某雖然身在草原,但始終是一個漢人。損害我大漢百姓的條件,我第一個就不答應,更不用說替他們跟使君談判了。”
閻柔這一番話,瞬間贏得滿堂彩。漢人就要有骨氣,損害民族的事情堅決不做。
劉虞也為他這番話拍案叫絕,更加賞識這個叫閻柔的年輕人了。
劉虞盛宴款待了閻柔一番後,閻柔回到鮮卑王庭,交差去了。
九月八日,劉虞在幽州州治——廣陽郡治所薊縣宣佈稱帝,改年號為永樂。史稱燕漢。
為展示北方安定,國泰民安,四海昇平。改薊縣為北平。又因是燕漢京師,所以又稱北京。
封烏桓王為親漢烏桓國王,三部鮮卑亦是一般……
封田疇為司徒,鮮于輔為太尉,齊周為司空。
並破格提拔了閻柔為大鴻臚,掌管諸侯、藩屬國以及諸部歸義蠻夷事務。
烏桓王派人前往肥如,拿了張舉和張純二人的人頭,以此表示忠誠。
震驚幽州的張舉謀反一事,竟被這樣化解了。劉虞連忙派人前往,原被張舉佔領的城池,安撫當地百姓。
此事一出,各部震動。所有人都沒想到,劉虞這麼一個老實人,竟然也稱帝了。
不但自己稱帝,而且還大肆封賞,北部草原上那些野蠻人。
洛陽,宛城,高邑三處紛紛發出文書,斥責劉虞大逆不道。
洛陽城內,董卓派人前去捉拿劉虞之子——侍中劉和,但劉和早就在半個月前,就偷偷跑回幽州,當他的太子去了。
高邑方面,王芬本來打算請太尉曹操,率領大軍前去征討,結果被尚書令許攸給阻攔了。
許攸向王芬說道:“現在我們最大的威脅是洛陽,如果我們傾巢而出,那洛陽方面來攻打我們。
那時,我們將腹背受敵,最終有可能被他們聯合消滅。”
王芬聞言一驚,連忙打消現在攻打劉虞的打算,並派出使者,前去祝賀,以求穩住劉虞。
另一方面,派人前往宛城,欲聯手先將洛陽給拿下,解除後顧之憂,
結果使者剛到幽州,就被鮮于輔給宰了。這一巴掌打的王芬顏面大失,氣的直罵劉虞解氣。
而宛城方面就安靜多了,只發出一份文書後,就再也不管了。
不是不想管,而是大將軍何進,將目光看向了揚州和荊州兩處,暗自調兵,欲取此二郡。
但兵馬還未出發,便接到了高邑的書信。何進看罷,與袁隗商議後,同意聯合討伐董卓。
兩方開始商討起兵事宜,並各自召集麾下士卒,加緊訓練。
而洛陽也聽到了風聲,董卓立刻開啟朝會,商議對策。
等眾人都到後,董卓方才領著小皇帝,慢悠悠的進了大殿。
等董卓將事情說完後,所有人都閉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