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這娃子已經被華夏理工帶壞了。
這是董仲舒目前對張錦的評價。
對方才入華夏理工數月時間,就已經把華夏理工的學問視為真理,對其他學問嗤之以鼻。
還經常給學堂的其他學子講一些荒謬的東西。
比如什麼有他們房屋高的霸王龍,比如身長十幾尺高達十尺齒大四五尺的猛獁象。
還說什麼大海里有體長百尺的大魚……
而且對方還說,現在的大海里就還有那種大魚存在,日後有機會會證實給他看。
董仲舒覺得張騫的這個孩子已經無可救藥了。
如果說是華夏理工的初等數學、物理、化學,董仲舒覺得還是不錯的學問。
但那初等生物,大多都違背了他們的常識。
董仲舒認為,那不過是華夏理工某位子弟無聊時暢想出來的事物罷了。
而他們元朔縣學堂現在就還有一位比較擅長此道的東方朔。
張錦放著華夏理工的大學問不學,偏偏研究這荒蕪飄渺之道,大機率是廢了。
原本他還想救救這個孩子,讓其加入儒門,領悟儒家的真理。
沒想到這兔崽子居然還看不起他儒家,經常背後說他們儒家子弟都是一群沒見識的書呆子,還有不少傻子。
董仲舒雖然想盡辦法去為難張錦。
但這個小人總是能機智的應對。
董仲舒相信,肯定是劉大海透過書信教導對方如何和自己作對的。
要不然如此年齡,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心眼?
劉大海雖然暫時離開了元朔學堂,但每天都有學子唸叨著對方。
不少學子迫切的希望對方能夠回來給他們進行解惑。
華夏理工不知不覺中有了如此一批忠誠的弟子是董仲舒沒有想到的。
每次他們儒家在講堂上抨擊華夏理工時,就會有學子站出來表達反對的意見。
還說術業有專攻,儒家不能以己之長攻別人之短,不能以自己不知,而否認別家的學問。
這讓董仲舒深深感覺到了無奈。
最讓他氣憤的是,連桑弘羊和落下閎這種已經小有名聲的博學之人,也對華夏理工的數學一道十分認可。
而他儒家子弟研究華夏理工學問時,研究研究著就轉而選擇加入了華夏理工。
董仲舒知道,張錦手中有一大批名單,都是表示想要加入華夏理工之人。
只等著劉大海回來後挑選。
他們儒家,都沒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他們儒家無形中又被華夏理工壓了一頭。
董仲舒在尋找新的打壓華夏理工的機會。
剛好他最近聽說,劉大海還有個弟弟在劉氏莊園,年紀尚小。
如果自己能把劉大海的弟弟說服,使其加入儒家。
那又何嘗不是自己儒家的勝利呢?
你看,你的弟弟都不認可你的華夏理工,而是選擇我儒家。
如此可見,你華夏理工也就一般般,和我儒家相比,相差甚遠。
董仲舒相信,若是自己親自出馬要收對方弟弟為親傳弟子。
劉大海他那個後母,想必肯定會同意的。
這樣華夏理工不攻自破也!
而且,劉大海此人如此妖孽,他的弟弟應該也差不到哪去!
就算其真的不太行,那他董仲舒也認了!
而且,自己這是光明正大的陽謀,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部分。
就算是他劉大海不滿,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董仲舒自信,以他的聲望,大漢國有誰會拒絕成為他的親傳弟子呢?
隨即,董仲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