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海和劉大海講述了他的擔憂。
在劉大海看來,蒙海出現現在這種擔憂是很正常的。
畢竟他們不是羌人。
而一群只有四千人不到的外族人,想要統治幾十萬的羌人,是有一定難度的。
如果他們公開承認,他們的背後是大漢國,這將不會有任何問題。
估計這幫羌人,在發現自己的族群生活在向著好的一面發展後。
對附屬於大漢國並不會有太多意見。
而且,還有了強大的後盾。
只要漢國要徵繳的稅賦在他們承受範圍內,一切都可以接受。
但他們終究沒有表明,他們是代表大漢國的皇帝,統治這裡的。
他們就像是一群憑空出現的軍隊,想要佔領羌人的地盤。
這在一部分羌人眼中是這麼認為的。
隨著羌人的部落越大,其中的隱患就越多。
這也是劉大海迫不及待想要來羌都一趟的原因。
和白羊王部族不同的是,在這裡他只代表著他自己。
不能像許諾白羊王一樣許諾這些羌人。
這裡終究是劉大海的一次嘗試罷了,隨時都有失敗的可能。
所以很多東西他並沒有真的讓蒙海去做。
比如這些羌人的城池,還是使用原始的土製磚石砌而成,並沒有使用水泥這種先進的材料。
劉大海也沒有讓蒙海去給這些羌人打造武器,包括已經被淘汰的鐵器。
這些羌人的武器,大多還是他們一開始使用的那些比較落合的鐵器。
在蒙多的大秦騎兵眼裡,不值一提。
龐大的人口數量,已經給了不少羌人膽子。
讓他們覺得,只要他們人數夠多,那群統治者即使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也能被他們打倒在地。
但只有真正檢驗過新式鋼製武器的強大,他們才知道武器裝備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其實蒙海對很多周邊部落是否有其他小心思的瞭解並不多。
這些事情主要都是薑湯暗中發現並告知他的。
薑湯是一個目光長遠的老賊。
和蒙海一開始認為的不一樣,這老賊並不是一個懦弱之輩。
想想也是,一個普通的部落首領,怎麼能夠力抗周邊的羌人部落,建設出這座羌都。
薑湯的目光看的很遠,他似乎在寄託著這些外來者,重新打造羌人的秩序。
讓羌人在另外一種意義上崛起。
薑湯在蒙海面前,表現出像一個奴隸一般臣服。
但在其他羌人部落面前,卻又強勢的一塌糊塗。
蒙海已經看出來了,薑湯就是在以一種他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實行少爺經常說的曲線報國。
只要羌人的部落變得更加強大,過的比以前更加安穩以及幸福,他就可以接受這一切。
可以說,現在的薑湯,比蒙海更加不希望,那些已經加入他們的羌人部落反叛。
因為那種事情一旦發生,蒙海完全可以完好無損的抽身離去。
而薑湯不一樣,這裡就是他的家鄉。
於是羌都就有了一支規模達到萬人的步兵隊伍。
這是在薑湯的提議下,蒙海批准的。
這支軍隊的呼叫權在蒙海手中,這是薑湯表明自己沒有其他想法的決定。
這支主要由他們原羌都部落青壯組成的羌都護衛隊,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衛羌都。
雖然他們的武器裝備不值一提,甚至很大一部人都只能拿著日常勞作的裝備作為武器。
但他們的人足夠多。
這算是某種意義上的都城守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