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曹襄突然對東方朔熱情了不少,劉大海就已經明白了曹襄的小心思。
不過他也懶得管,想必平陽公主知曉了他的好兒子若是如此荒誕,肯定不會輕饒曹襄的。
劉大海鄙視的瞥了曹襄一眼就正色道:“曼倩兄,今日我找你來是想了解了解這元朔鎮如今的人口登記在冊多少了。”
東方朔聞言不緊不慢的取出了一本厚厚的冊子,很明顯那是紙張。
自從曹襄把造紙術獻給劉徹之後,不知董仲舒和陛下私下裡達成了什麼條件。
紙張已經開始在文人中開始免費流傳了,每人每週可以免費領取一張長三尺,寬三尺的紙張。
而劉大海是第一個把紙張用在其他用途上的,那就是給酒上貼紙標籤,如毛臺、杜康和長生釀。
區分這三種酒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看其包裝上的字樣。
雖然一時間被儒生們謾罵,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劉大海的眼光很準。
之後更是引領了無數商人在自己的商品上用紙標籤來顯示自己商品的貴重。
東方朔手中厚厚的一摞冊子,是劉大海親自為其製作的。
冊子中包含了姓名、性別、年齡,遷入元朔鎮時間等一系列資訊。
元朔鎮是大漢國第一個使用這種記錄戶籍方式的地方。
十分簡單明瞭,也不必像以前一樣擔心時間久了竹簡記載有失的問題。
而且,可以備份多份。
從東方朔第一次見到這種記錄冊子開始,東方朔就知道,這種方式定會在整個大漢國流行。
同時心中感嘆,劉大海不愧是這紙張的真正製造者。
對這紙張的各種妙用十分熟悉。
別人怎麼都想不出來的用法,他隨手就用了出來。
東方朔把戶籍冊遞給了劉大海,同時讚歎道:“廷掾對這種戶籍記錄的革新之法,對我大漢國統計生民可是極其便利啊!”
劉大海快速的翻閱了一遍,一頁雙面記載了四十人,共一百頁記載四千人。
第三本差不多也要記滿了,也就是說,目前元朔鎮實際上已經有了一萬兩千人。
等開春之後,他就得考慮如何充分分配這一萬兩千人中的青年勞動力,讓他們快速的富裕起來。
畢竟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借他劉氏莊園的錢,蓋的房子。
劉大海只要了一成利,簡直就是大大慈善家。
聽見東方朔如此說,劉大海知道,對方肯定是對這記錄之法心動了。
劉大海並不吝嗇:“曼倩兄,此記錄之法我可贈與你,不過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
東方朔聞言大喜,立刻道:“廷掾請講。”
同時東方朔心中更加佩服劉大海的心胸,這等珍貴革新之法,居然願意拱手送人。
若是他把此法呈現給陛下,想必陛下定不會再把他之所言當作怪談。
而是會真正重用於自己。
劉大海見狀笑道:“三年,我用這記錄之法,換取曼倩兄在元朔鎮任職三年,不知曼倩兄意下如何?”
只要三年時間,元朔鎮一定會讓天下人震驚,而到時候,恐怕元朔鎮也早已經變成了元朔城。
一座在元朔元年末開始建立的經濟大城。
到時候,恐怕東方朔自己也不會捨得離開。
東方朔聞言笑道:“三年罷了,況且來此是我自己的本意,十幾年我東方朔都等了,也不差這三年,曼倩在此謝過廷掾了。”
“就當我東方朔欠廷掾一個人情,日後廷掾若是用的著朔,只管開口即可。”
劉大海聞言微微點頭。
以東方朔之才,治理一個小小的元朔鎮著實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