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分之一的道路修建被曹氏商行包了,尤其是各個大城之間的主要道路。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平陽侯基本控制了通往大漢國所有地方的經商之路。
這也是陛下對平陽侯的信任。
你要是說平陽侯想造反?意義何在?
所以此訊息一出,許多工匠就開始紛紛湧向曹氏商行。
一旦他們所提供的一些技藝,或者是像安世顯微鏡一樣的新物件被曹氏商行買下,再給他們一點分紅。
那他們這輩子可是真正的不用努力了。
不要以為曹氏商行給張安世百分之五的分紅很低。
但是你想想,張安世什麼都不用幹,就能拿到安世顯微鏡售賣所獲利潤的百分之五,還少嗎?
以曹氏商行遍佈大漢各地的能力,一天能賣出多少個安世顯微鏡?利潤能有多少?還少嗎?
他們都不敢想張安世一天能夠從曹氏商行那裡白拿多少錢!
要知道,擱以前,要是有人能製造出顯微鏡這東西,大機率是被人一錘子買走。
而現在,他們還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分紅,以及,留名。
他們還有什麼不願意的呢?
而且,連那些地位最低的商人,都在大漢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內,開始自掏腰包為大漢國修路、修學堂。
他們這些匠人又怎麼好意思不獻一份自己的力呢?
那不是會被世人恥笑嗎?
於是,躺在劉氏莊園的曹襄自從一進門,嘴角就沒合攏過。
“大海啊,你說,我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大漢國還有這麼多能人巧匠呢?”
“一天,就一天時間,我就已經收到近百次上報了,都是一些比較有用的新玩意,
這還不算那些下邊覺得用處不是很大的東西了。”
劉大海聞言道:“我從來不否認大漢國有很多的能人,不只是匠人,還有在其他各個方面的能人,只是我們還沒有發掘而已。”
“而且,這還是我們教育沒有普及下去的時候,若有一天,你想想,全天下的人都掌握了華夏理工的知識,
到時候就算一百個人中能有一個人提出一點有用的小意見,那匯聚起來,該是何等的恐怖?”
說到這,劉大海就忍不住想到了後世。
後世很多人喜歡說讀書無用,但只要稍稍想一想,想一想後世發展的速度,各種東西的迭代速度,就可以知曉。
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憑空而來的,是一大批人共同攜手的結果。
只是後世的讀書人太多了,才讓一些身邊沒有能夠驗證讀書有用的人,覺得讀書無用罷了。
兩千年前的曹襄,還無法想象到讀書無用的那一天。
他甚至有些期待,自己能夠看到大漢國遍地都是有識之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