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爹一臉期待的等著自己說下去,劉大海十分無奈。
很多事情上自己最多依據經驗給出一定指點。
但要具體到如何執行每一個細節,還得依靠大漢國的這些官吏們。
畢竟,大漢國的這些官吏們還是比較靠譜的。
於是劉大海繼續道:“老爹你別光看我啊,這種涉及到我們大漢國未來的事情,僅憑我們二人就想全面制定是不可能的。”
“我們需要集眾人之所長,一同來制定這大漢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我最多給他們起個頭,具體制定細則和實施肯定還得靠他們。”
劉徹點了點頭,這種事關乎甚大,確實該如此。
隨即劉徹又道:“那我將那些大臣們先叫過來,一起商討一番?”
劉徹此時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這種聞所未聞的新政,必將使得他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畢竟誰不想成為像秦皇一樣有大開創之舉的帝王呢?
誰又不想自己能夠超越秦皇呢?
劉大海聞言擺擺手道:“老爹啊,這事先不急,就算我們現在制定出了大漢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想要施行,也有些困難。”
“畢竟如今的朝堂,職位錯綜複雜,分工不明,顯得有些混亂。”
劉徹立即雙眼一瞪:“你行你來當這個皇帝?”
劉徹對自己任命的那些官吏還是十分自得的,對當前朝堂官吏也還算是滿意。
但沒想到,在大海眼裡居然是分工不明,還顯得混亂?
這不是純純打自己臉嗎?
還好,這裡就自己父子倆人,還有隋離那個老貨。
要是傳出去,恐怕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兔崽子想造反呢!
劉大海見此淡淡地道:“老爹你先別急嘛,你急也沒用,還不如先聽孩兒給你講講。”
劉徹深吸了一口氣,想著上次打這逆子是什麼時候來著?
如果等下講不出個所以然來,自己必須得教訓教訓這逆子。
縱使他現在有天般大才華,那也終究是他劉徹得種。
爹打兒子天經地義,天王老子來了也攔不住。
“老爹啊,其實您肯定是一代明君,從您開始大肆使用有才之人而不過問其出身就能看出來了。”
“而且老爹您慧眼如炬,如衛青、桑弘羊、張湯、霍去病等人,皆是有大才者。”
“但用人是一方面,朝廷得制度卻又是一方面。”
“當前我們大漢朝得制度確實很不錯了,但還遠遠不夠。”
“孩兒曾在夢中得那個世界聽說過一種叫做三省六部制的制度,比我們如今這套制度適用的多了。”
“所謂三省,就算中書門下以及尚書三省,中書省是掌管機要、釋出政令的機構;門下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下管轄六部。”
“六部則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調動,戶部掌管國庫財政,禮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刑部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工部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如此所謂六部。”
劉徹聽的雙眼發亮,而後大喝三個好字。
身為皇帝的他,瞬間就領悟瞭如此劃分官職的好處。
六部各有所負之責,這樣能夠避免互相推鍋的局面。
而且,在三省之上,很明顯是他這個皇帝,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制度,比他憑藉個人威勢集中皇權更佳。
不過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