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一二。”
劉大海點了點頭,歷史已經證明了桑弘羊的能力。
所以他對桑弘羊能夠做出如此估算並不意外。
“商稅的進項算進去了嗎?”
桑弘羊搖了搖頭:“來時我也考慮過商稅,但具體商稅能有多少,還得第一個季度過完才能統計出商稅的大概規模。”
“但微臣認為,即使算上商稅,如今大漢國百廢待興,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依然還是不夠的。”
“如此長久下去,微臣擔憂國庫會有虧空的那一天。”
劉大海想了想道:“如今已經把鹽鐵的進項劃歸到了國庫,這部分進項不足以抵消每日的支出嗎?”
桑弘羊聞言繼續搖頭道:“鹽鐵的進項自然是極多,自從殿下發明瞭那高爐鍊鋼的法子,對鋼鐵的生產已經能夠供應上需要了,
但實際上,能夠買得起鐵器的農人還是少數,大多還是幾戶人家合買一套鐵器,所以鐵器的進項並沒有想象的的,何況大多數開採的鋼鐵還是用來製作武器盔甲了。”
“而鹽又不一樣,目前鹽的進項比鐵還要高一些,畢竟鹽還是必需品,而且如今細鹽的價格也沒有以往那麼高,百姓們也多多少少能夠買得起一些。”
“但鹽的生產和提煉速度又擺在那裡,所以這部分收益也沒有想象的高。”
劉大海明白了:“這麼一說目前就是鐵器的生產有些供大於求了,而鹽的生產供不應求了。”
桑弘羊點頭,他沒想到這位殿下能夠想出如此精準的詞來形容。
劉大海想了想道:“桑公,你可知我之前經營羌郡的目的?”
桑弘羊想了想道:“微臣略知一二,但具體微臣並不知曉。”
劉大海笑道:“其實我們可以很快就解決精鹽供不應求這一問題,我們如今使用的精鹽來源還多是礦鹽。”
“但在隴西郡以西那片屬於我大漢國羌郡的土地上,有著大大小小几百個鹽湖,那裡的鹽只需稍加提煉,就能成為上等的精鹽。”
“而且,那裡存在的湖鹽,就算我大漢國百姓使用上千年,也開採不盡。”
桑弘羊聞言大喜:“殿下果然深思熟慮,如此一來,鹽的進項恐怕還得再翻幾番。”
劉大海笑而不語,羌郡重要性很多,何況那裡本就有著青海那一大片肥沃的土地。
而且,日後要拿下河西走廊打通西域,羌郡也是必不可少的補給之地。
而且,羌人生活的那片土地的西南方,還有著聯通另一處沃土的通道,也是不久後的大漢國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