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鎮的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
這離不開劉大海在每期報紙上都要提一嘴元朔鎮。
這座新生的城市,已經被炒的十分火爆,不少商販都慕名而來。
而每次他們來到元朔鎮,都能帶回去一批稀奇古怪但又十分好用的商品,賺的盆滿缽滿。
於是他們更願意前來元朔鎮做生意了。
大量商人的湧入,讓元朔鎮額外的百稅一收入了大量的錢財。
衡量一座城市發展的是否迅速,還有一個標準就是人口流動速度和常住人口數量。
現在的元朔鎮人口規模已經達到了十萬人。
除此之外,每日都會有千餘人從大漢國各地趕來元朔鎮。
劉大海認為這些人都是有眼光之人,也是那些率先發現商機之人。
畢竟他已經在報紙上不止一次宣傳過元朔鎮了,而且元朔鎮有如此多的產出。
稍微有點商業眼光,就知道元朔鎮未來肯定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商業重城。
況且,大漢國的第一個工廠,就建立在元朔鎮。
劉氏泡麵廠,為元朔鎮居民提供了一萬多個就業崗位。
每日能夠產出近百萬袋泡麵。
就這,還無法滿足每日前來的商人購買需求。
工廠還在擴大,劉氏辣條廠也是如此。
劉徹第一次見識到這種商業行為,對此大為讚賞。
而且,最讓劉徹稱讚的是,這幾處工廠的收益,大海拿出來了一半利潤,用於回饋元朔鎮的發展和元朔鎮的居民。
也就是說,那實際上算是元朔鎮的產業,而非個人或者家族。
這種新型商業行動,讓劉徹極為在意。
若是能夠推廣開來,大漢國將會是何等富裕?
元朔鎮的律法十分嚴明,凡是三次觸犯律法者,將會被趕出元朔鎮。
這讓元朔鎮基本上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雖然街道上繁忙異常,但不法之事極少發生。
劉大海看著東方朔送來的戶籍薄,雖然幾處工廠每日都在擴大。
元朔鎮的各種建築也需要大量人口。
但事實上,元朔鎮已經不太缺人了。
也就是說,那些新來到元朔鎮的人,不能像之前一樣,來到這裡就有工做,有錢拿。
不過劉大海已經率先預料到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他沒有打算以元朔鎮一己之力供應整個大漢國的需求。
但他劉氏出品的產能,必須要能夠滿足長安城和關中繁華大城的需求。
所以劉氏工廠依然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擴建。
而今,主父偃已經上諫,遷徙郡國豪傑及資產三百萬以上者於茂陵,以內實京師,外銷奸猾。
雖然在劉大海看來,這種強行把富戶聚集在長安周圍的做法是無用的。
但是劉徹自然不會聽從他一個個小小元朔鎮廷掾的意見。
而且,把那些富戶遷徙到茂陵,對元朔鎮的發展是有用的。
元朔鎮距離長安城大約二十公里左右,而茂陵距離元朔鎮也有三十公里。
如此一來,元朔鎮周邊,就有三處繁華區域。
一是長安城,二是關中地區,三是茂陵。
所以,元朔鎮不但要建成大漢國的工廠聚集區,還要有一片足夠繁華能夠吸引周邊勳貴們的區域。
而隨著元朔鎮的不斷擴大,修路這件事情就不得不被提出來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肯定是對的。
交通運輸的便利, 才會吸引更多商人前來。
而今日,劉大海就把元朔鎮最大的十家商隊請到了鎮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