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讓墨家措手不及。
比如一種石頭和一種液體放在一起,就會產生大量的氣體。
比如銅在沾染了某種液體後會變成藍色……
這讓他們捉摸不透,但那些精通此道的學子,卻又已經用事實給與了證明。
他們深信物理和化學是解開世界奧秘的學問。
這讓許多世家都感覺到了強烈的不安。
他們對自己的學問,沒有理論的支援,只有經驗。
華夏理工帶來的學問,已經讓他們感覺到了畏懼。
如今聽說劉大海要被調往朔方郡當都尉,他們一個個舉雙手贊同。
這樣華夏理工的那些學問,沒了劉大海,就無法再繼續傳播了。
他們必須趁著劉大海不在的這些時日,抓緊拿下元朔縣學堂。
劉大海和曹襄的任命沒有人反對。
所以劉大海原本擔任的職務就需要有人暫代。
比如元朔縣縣令以及宣傳郎中。
元朔縣縣令自然是讓東方朔代任。
東方朔如今已經成為了華夏理工的忠實支持者。
而且,按曹襄所言,東方朔任仕都是他母親所推薦的。
其實曹襄還想說,東方朔只要不是個傻子,知曉了大海是皇長子,還是一個多才的皇長子後。
就會選擇緊緊跟隨,根本不會再考慮其他任何之事。
其次就是宣傳郎中的人選了。
劉大海肯定不會把宣傳郎中這個職位交還給少府。
他還需要這個職位做許多事情。
想來想去就只有司馬遷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這個年輕的史學家,需要一個合適的平臺去證明自己。
報紙就是這麼一個十分合適的平臺。
所以劉大海拒絕了司馬遷要跟隨他們去往朔方郡的要求。
劉大海還是覺得身旁的人不夠用。
自己培養的那些少年如今還不夠資格去接任這種職位。
自己的弟子也才張錦一人,年紀還尚小。
思來想去身邊就那麼幾個人。
劉大海把家裡交給了秦老負責,田地交給了白老等一眾大農。
除此之外,劉大海還特意給白老一群大農劃分了一片實驗田地。
任由他們進行各種實驗。
劉大海前往朔方郡,只打算帶上牛二和幾名少年,以及小玉和小蘭。
除此之外,還有郭解。
在朔方郡他需要很多助手,那些跟隨他學了兩年的少年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小玉和小蘭,則是他習慣了這倆人日常的照顧和給他做各種美食。
用起來順手。
曹襄就不一樣了。
所為的家大業大說的就是曹襄這種列侯。
不知道的還以為曹襄是要搬家到朔方郡。
曹襄身後足足有近千人,除了一眾家將和僕役,丫鬟一眼看去都有兩三百人。
劉大海見狀都羞於和曹襄為伍。
霍去病則更是冷哼一聲就率領自己那已經擴充到五百人的騎都尉先一步向朔方郡出發去了。
而劉大海此時則看向了西方。
雖然一個在西一個在北,但他還是有機會去那羌都看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