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靜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劉芳菲,那眼神中似乎帶著一絲難以言說的情緒。劉芳菲敏銳地感受到了慕容靜的目光,她轉過頭來,兩人的目光交匯,瞬間迸發出挑釁的火花。僅僅片刻,她們又不約而同地轉過頭去,滿眼期待地看著李凡。
此時,黃虎口正咬著一塊辣子雞,口齒不清地說道:“不過,那樣的生活未免太單調了吧。慕容靜,你也太可憐了,估計你從小到大都沒怎麼旅遊過!”他的口氣裡帶著些許可惜。慕容靜微微皺了皺眉頭,似乎對這個說法有些不滿。
李凡瞥了黃虎一眼,語氣溫和地安慰慕容靜:“旅不旅遊其實是很次要的,人關鍵要活得自己坦不坦然,開不開心,內心充盈才是最主要的。如果你想去玩,以後我們大家可以陪你去旅遊,包括你家延陵也有好多我想去的地方。”說著,他露出一抹調侃的笑容,“我們可以不讓你家裡人知道,偷偷地直接從金陵出發去你的家鄉旅遊!”
慕容靜聽著李凡的話,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劉芳菲一下子興奮起來,她的臉上洋溢著期待的光彩:“正好過一個月就國慶了,有七天假,我們可以一起到延陵去玩,怎麼樣?”
慕容靜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她迫不及待地說:“是的啊,我們延陵市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恐龍園,比如天目湖,比如春秋淹城,聽說太湖嬉戲谷也快要建成開園了,東方鹽湖城正在建,不知道建成之後會是怎麼樣?”
“那好,我們國慶就一起到延陵去玩。”李凡果斷地說道,“其實我一直都很想去延陵玩,但我最想去看的是藤花舊館和艤舟亭。”
黃虎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問:“藤花舊館?艤舟亭?那是什麼地方,很有名嗎?”他和劉芳菲都不是延陵人,所以根本沒聽過這兩個地方的存在。
慕容靜趕緊進行科普,她的臉上帶著一絲自豪:“艤舟亭我知道,不過在我們那邊叫東坡公園,是為了紀念蘇東坡而建的,以前跟同學去過一次。不過藤花舊館我也不知道,好像以前聽人提起過。”
李凡微微點頭,接著補充道:“對的,南宋時,百姓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此停船上岸,建造了‘艤舟亭’。因為蘇東坡 14 次過常州,大多都是從這裡上岸的。其中,他的千古名句‘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就是他有一次除夕之夜到達常州,為了不打擾常州的官民過年,就在這裡船上過除夕夜寫的。”
李凡放下筷子,目光中流露出沉思之色。他緩緩說道:“再說說藤花舊館,他是蘇東坡去世的地方,他在去世之前在這裡留下了他的絕筆,給他兒子寫的絕句《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在這首詩裡,他以廬山煙雨和浙江潮這兩處風景代指世間的種種追求和嚮往,告訴他兒子蘇過不要執著於功名利祿,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體現了蘇東坡在歷經人生坎坷、大起大落後的豁達心境以及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而在這之前三個月,他路過鎮江金山寺的時候,他對自己的人生做了總結,寫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首詩,他把坎坷、流放落難被貶的地方黃州、惠州、儋州的經歷看成是最值得銘記的‘功業’,那是一種歷經滄桑後的豁達與超脫。”
眾人聽著李凡的講述,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