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在東山煤礦的規模到底是多大了?”
朱正祥這邊又開始轉移了聊天的話題,從之前的電燈工廠聊到了現在的東山煤礦。
畢竟他們現在最大的基本盤就是東山煤礦。
而且東山煤礦這個地方本來就是有無限的可能他們之所以有資本去討論電燈工廠,也是因為他們靠東山煤礦賺了很多的錢。
而且這也只不過是一個開端而已,只要他們把這個路走好了,沒有什麼波折的話,他們就會賺得更多。
王大慶之前就已經強調,他們現在對於東山煤礦的開發不到1\/10,準確來說可能不到1%,甚至可能只有1‰。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因為這裡面有很大的機會。
朱正祥很清楚這一帶到底有多大,因為他畢竟之前一直聽別人說那個地方到底有多麼好,以前他只能聽說,現在他成為了主人公。
王大慶聽了之後立刻回覆:“我一直在持續招人,因為我發現需要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一旦調配起來就會發現怎麼都是一種缺人的狀態,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擴充套件到了1000人。”
朱正祥聽到之後當然是非常的驚訝,想不到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從原來的200人擴充套件到了1000人。
應該很少有哪個產業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吧,要知道在兩個月之前他們可是沒有成本了,他們完全就是靠東山煤礦本身的資源成本去擴張的。
因為在工業化新興崛起的這個時期,像煤礦這麼重要的資源,就是很快來錢的手段,所以可以快速的積累資金。
有了這些資金之後,想要啟動什麼東西都是很容易的,比如擴招或者是相關的最佳化都是那麼的簡單。
這裡面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市場需求,正是因為市場對他們這個東西有需求,所以,他們才能這麼順利。
朱正祥聽了之後也是非常滿意:“你做的非常不錯,這一天的擴張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不過我覺得還遠遠不夠,我們最少要擴充套件到1萬人!”
“在下個月之前你給我擴充套件到1萬!”
“什麼居然要擴充套件到1萬,這也太恐怖了吧!”
王大慶這邊本以為擴充套件到1000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或者他們也可以在此打住,以後再考慮擴招的問題,但朱正祥卻完全不是這麼想的。
朱正祥居然還想在這個1000的基礎上再擴大10倍,這簡直就是難以置信!
誰都不敢想象這個事情是真的吧!
這也讓王大慶看到了朱正祥的雄心壯志,難怪朱正祥會把目光盯向電燈工廠,與其說是高瞻遠矚,倒不如說他本來就是想做大做強。
朱正祥這邊的方向就是這麼一個方向。
王大慶也開始理解了朱正祥的決心:“朱大哥我已經明白了,你就是想要徹底做到,你想做到很大的程度。”
“但你不擔心這個東山煤礦很快就被我們挖光了嗎?我們搞那麼大的規模,如果只挖了一兩年,是不是有點太虧了?”
王大慶的這個擔心不能說是杞人憂天,因為一個專案的持續時間也是需要的他們現在搞了那麼大的陣仗給了大家承諾,如果這個地方不足以支撐他們這個規模,那豈不是白搭了嗎?
要知道瞬間累積那麼高的一個人數的話,那肯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成本虧損,然後如果時間短的話,那麼虧損就越大。
簡單來說就是最好把這個時間線稍微拉長一點,根據他們當前主要的人數,最少要拉個10年。
這樣一來就可以平攤很多的成本,他們就可以賺更多的錢。
貿然的去搞那麼大,最怕的就是戛然而止。
這樣無疑會給他們這個專案帶來很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