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漢那悲痛欲絕的報警電話,拉開了警方偵查的序幕。
江陽他們迅速抵達村子,一下車,便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派出所的同志在案發現場周圍拉起警戒線,阻止無關人員進入;趙建則仔細地勘查現場,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遺留線索的角落;錢振林、孫書青他們開始對村民進行走訪詢問。
在村子的一棵老槐樹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正坐在石凳上,眼神中還殘留著一絲驚恐。
看到警察走近,他緩緩站起身來。
孫書青禮貌地問道:“大爺,您有沒有看到什麼可疑的情況呀?”
老者清了清嗓子,聲音略帶顫抖地說:“我當時正坐在這兒乘涼,看到有個人影一閃,就進了張老漢家的院子。那人走路急匆匆的,我也沒看太清楚模樣,只覺得身形很陌生,不像是咱村裡的人。”
與此同時,在村子的另一頭,一位婦女站在自家門口,手中還拿著未織完的毛衣。
錢振林走上前去,表明來意後,婦女皺著眉頭回憶道:“我在屋裡做針線活,偶然往窗外一看,瞧見有個人揹著個編織袋,從張老漢家那邊過來。那編織袋呀,鼓鼓囊囊的,墜得很低,裡面的東西肯定很重。他腳步匆匆的,順著小路就往農貿市場去了。我當時還納悶呢,這是誰呀,這麼著急。”
,!
走訪調查的同志們認真地記錄著兩位村民提供的線索,心中暗自思索:
這個進入張老漢家的人和揹著編織袋去農貿市場的人,會不會是同一個呢?如果是,那編織袋裡裝的又是什麼?會不會與案件有著密切的關聯?……
隨著線索的逐漸彙集,江陽他們決定將重點放在農貿市場。
警車風馳電掣般駛向農貿市場,一路上,警燈閃爍,彷彿在向罪惡示威。
抵達農貿市場後,這裡一片喧囂熱鬧。
攤位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顧客們穿梭其中,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江陽分成幾個小組,迅速融入人群之中。
他們的目光如鷹隼般敏銳,在人群和攤位間仔細搜尋著那個揹著編織袋的可疑身影。
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對每一個揹著類似編織袋的人都進行仔細盤查。
有的警察檢視編織袋裡的物品,有的則詢問攜帶者的身份資訊和行蹤。
市場裡的人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小聲地議論著。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個賣菜的大媽提供了一條新線索:“我好像看到有個男人,揹著個大袋子,在賣肉的攤位那邊跟老闆說了什麼話。”
江陽他們立刻趕到賣肉的攤位,詢問上午是不是有個揹著編織袋的人,曾經來跟他說過話。
賣肉的老闆一頭霧水的表示,今天上午確實有一個男人揹著編織袋,編織袋裡面都是一些排骨和豬蹄兒,詢問他需不需要,如果需要的話,自己可以低價賣給他。
賣肉的老闆開始以為這些肉都是不新鮮的、不乾淨,並不想要。
男人說這是他們家自己弄的,因為自己要出去打工了,一時半會兒也吃不完了,所以決定低價賣了算了。
賣肉的的老闆拿過男人手裡的排骨和豬蹄,鼻子用力嗅了嗅,發現好像確實沒有什麼異味。
於是他說出了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大概就相當於賣價的一半。
結果那個男人聽了之後表示可以,這個價錢自己也願意賣。
賣肉的老闆聽到男人這樣說,愣了一下,因為他一開始並不打算買男人的東西,只是聽見男人說什麼價錢都可以,他才隨意出了個價。
結果沒有想到男人居然同意了,這場面就變得很尷尬了,自己出的價,對方同意了,如果自己再說不要,男人會不會以為自己在消遣